-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经济林技术讲解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经济林概述
02
主要经济林类型
03
种植技术要点
04
管理维护技术
05
收获与加工方法
06
经济效益与应用
01
经济林概述
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其种植目标直接关联经济效益,区别于生态林或防护林。
生产性目的明确
根据利用部位可分为种子类(如油茶、核桃)、叶类(如桑树、茶树)、树皮类(如栓皮栎)、枝条类(如荆条)及树液类(如橡胶树),体现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利用部位多样化
经济林从种植到收益的周期差异显著,如油茶需5-7年进入盛果期,而部分药材林可能需更长时间,需结合市场需求规划种植策略。
经营周期灵活
01
02
03
定义与基本特征
发展历程简述
古代传统利用
中国早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桑、漆等经济树种的栽培技术,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如丝绸、桐油)多源自经济林产品。
近现代规模化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国家推动油茶、橡胶等战略经济林建设;1979年《林业经济》创刊,标志着学术研究体系化,2006年刊物定名回归凸显行业聚焦。
当代科技驱动
21世纪以来,品种改良(如高油酸油茶)、集约化栽培技术(如水肥一体化)及深加工产业链(如核桃乳、橡胶制品)推动产业升级。
经济与社会价值
直接经济收益
经济林产品如油茶籽油、松脂、中药材等年产值超千亿元,是山区农民增收的核心产业,例如贵州省油茶产业带动50万农户脱贫。
生态协同效益
经济林兼具水土保持功能(如杜仲林固土能力显著),且碳汇潜力突出,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社会就业与文化传承
经济林产业链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传统技艺(如漆器制作、蚕桑文化)依托经济林得以延续。
02
主要经济林类型
木材类经济林
速生用材林
以杨树、桉树等速生树种为主,具有生长周期短、木材产量高的特点,广泛用于造纸、人造板等工业原料生产,需注重合理密植和轮伐期管理。
珍贵用材林
如红木、楠木等,木材纹理美观、质地坚硬,适用于高档家具和工艺品制作,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可持续采伐技术应用。
防护用材林
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木材生产价值,如松树、杉木等,需科学规划种植密度和混交模式,提升林地综合效益。
果品类经济林
干果类经济林
包括核桃、板栗等,果实耐储运、营养价值高,需注重品种选育、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水果类经济林
如苹果、柑橘等,需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加强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采后保鲜技术应用。
浆果类经济林
如蓝莓、猕猴桃等,富含抗氧化物质,需精细化土壤改良、灌溉系统和采收管理,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药用植物经济林
根茎类药用林
如人参、黄芪等,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需模拟野生环境种植,控制光照和土壤湿度,确保有效成分积累。
树皮类药用林
如杜仲、厚朴等,需规范剥皮技术和再生管理,避免过度采伐导致资源枯竭,同时推广林药复合种植模式。
花果类药用林
如金银花、菊花等,需掌握最佳采收期和干燥工艺,保证药用成分稳定性,并开发深加工产品以提升附加值。
03
种植技术要点
选址与土壤准备
要求土层深厚(60cm以上)、疏松透气,pH值5.5-7.5之间,通过深翻40-50cm结合有机肥改良黏重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
排水系统建设
土壤消毒处理
优先选择向阳坡地或平缓地带,确保林木生长期间获得充足光照,避免低洼积水区域导致根系腐烂。
坡地开挖截水沟,平地设置暗管排水网络,地下水位需控制在1.2米以下,防止雨季涝害。
针对连作地块采用生石灰翻耕或生物菌剂处理,有效杀灭土传病原菌和线虫。
地形与光照条件
种苗选择标准
品种适应性
地径≥0.8cm、苗高≥80cm的一级苗,要求根系发达(侧根5条以上)、无机械损伤和检疫性病虫害。
苗木质量指标
嫁接苗技术要求
容器苗特殊要求
选择通过区域试验的审定品种,要求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如北方应选耐寒品种,南方需考虑耐湿热特性。
砧木与接穗亲和性好,嫁接部位愈合完整,接口上方3-5个饱满芽,嫁接苗龄控制在1-2年生。
基质需含30%蛭石或珍珠岩,容器完整无破损,苗高与容器高度比不超过3:1,须根形成良好网络。
种植方法与密度
定植穴规格
密度配置原则
栽植技术要点
混交林配置
直径60-80cm、深度50-60cm,表土与底土分开放置,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10-15kg与土壤混匀。
保持苗木根系舒展,嫁接苗接口需高出地面5cm,分层回填压实后做直径1m的树盘,立即浇透定根水。
根据树种冠幅确定,速生树种采用3m×4m,慢生树种2m×3m,矮化品种可加密至1.5m×2m。
经济林与固氮树种按4:1行间混交,或采用带状混交模式,带宽8-10m,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04
管理维护技术
灌溉与施肥策略
精准灌溉技术
根据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