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原理科普课件大纲.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纸原理科普课件大纲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造纸基础原料03核心制作工艺流程04纤维结合科学原理05现代造纸技术演进06互动教学模块设计01造纸历史溯源

01造纸历史溯源PART

古代造纸术起源010203西汉时期雏形初现考古发现证实中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出现在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陕西灞桥出土的麻纸残片采用大麻纤维制成,虽质地粗糙但已具备基本造纸原理。早期造纸原料演变从使用破布、渔网等废旧麻类材料,逐步发展为专门选用楮树皮、桑皮等优质植物纤维,标志着造纸技术从废物利用转向专业化生产阶段。造纸工艺奠基阶段西汉至东汉期间形成了完整的沤、煮、捣、抄四大核心工序,其中抄纸法的发明实现了纤维悬浮液的定量成型,为后世造纸技术奠定基础。

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首创树皮(楮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复合原料配方,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纸张的平滑度和书写性能,使纸张得以替代简牍成为主流书写载体。原料多元化突破品质控制里程碑引入漂絮法精制工艺,通过反复捶打和漂洗去除杂质,造出质地均匀的蔡侯纸,其抗老化性能使部分汉代文书得以保存至今。东汉蔡伦系统整合前代技术,确立挫、捣、抄、烘标准化流程,使造纸从作坊式生产升级为可量产的工业体系,公元105年被公认为造纸术成熟元年。蔡伦改进工艺意义

造纸技术全球传播东亚文化圈传播路径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正仓院现存唐代麻纸证明当时已形成成熟的技术转移体系,各国结合本地资源发展出和纸、韩纸等变体。阿拉伯世界技术革新公元751年怛罗斯战役后,撒马尔罕建立首个伊斯兰造纸中心,改用亚麻纤维并发明水力捣浆装置,所产撒马尔罕纸在8-12世纪垄断地中海市场。欧洲工业化转型关键12世纪经阿拉伯传入西班牙后,意大利人在1268年发明金属网模抄纸机,德国古登堡印刷革命催生机械化造纸需求,最终促成1799年长网造纸机的发明。

02造纸基础原料PART

植物纤维特性分析木质素对纸张影响木质素会导致纸张发黄变脆,化学制浆需通过蒸煮去除(残留量5%),而机械浆保留木质素(含量20%)则用于新闻纸等短期使用品。纤维素含量决定耐久性纤维素是纤维的主要成分,含量越高(如竹浆纤维素达60%),纸张抗老化性越强;半纤维素则影响吸墨性,草浆中半纤维素含量高(约30%),适合书写纸生产。纤维长度与强度关系植物纤维的长度直接影响纸张的物理强度,如棉麻纤维(20-30mm)适合高强纸种,而针叶木纤维(3-5mm)适合普通印刷纸,短纤维阔叶木(1-2mm)多用于卫生纸等低强度产品。

针叶木(如松木、云杉)纤维长且柔韧,用于制造牛皮纸、电缆纸;阔叶木(如桉木、杨木)纤维短而细,适合生产铜版纸、生活用纸。木材/废纸回收分类针叶木与阔叶木分级利用国际标准将废纸分为11类,如OCC(旧瓦楞纸箱)用于再生箱板纸,ONP(旧报纸)含机械浆成分,需脱墨后生产新闻纸;混合办公废纸(MOW)需经过筛选去除胶黏物。废纸等级标准稻麦草、芦苇等非木材原料因硅含量高(约5%),需采用碱回收技术处理黑液,多用于文化用纸或包装纸板生产。非木材原料应用

辅料添加剂功能湿强剂与干强剂湿强剂(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通过交联纤维提高纸张耐水性,用于茶叶滤纸;干强剂(如阳离子淀粉)增加氢键结合力,提升复印纸抗张强度20%-30%。施胶剂控制吸液性烷基烯酮二聚体(AKD)通过酯化反应使纤维疏水,用于书写纸防洇墨;松香胶则多用于低档包装纸的内部施胶。填料优化性能碳酸钙(GCC)可提高纸张白度(ISO90%以上)和不透明度,但添加量超过15%会导致强度下降;高岭土则用于涂布纸改善印刷适性。

03核心制作工艺流程PART

原料碎解与蒸煮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植物纤维原料(如木材、竹材、麻类)破碎至3-5cm碎段,通过滚筒式或盘式碎解机实现纤维束的初步分离,碎解度需控制在30-50目筛通过率90%以上。原料预处理技术在立式或横管式蒸煮器中,使用氢氧化钠和硫化钠组成的烧碱法蒸煮液,保持温度160-180℃、压力0.6-1.2MPa条件下反应2-4小时,使木质素溶出率超过85%,同时保留纤维素聚合度在800-1200范围。蒸煮工艺参数控制蒸煮后的废液需经过多效蒸发器浓缩至65%固含量,送入碱回收炉燃烧,实现化学品回收率92%以上,热能利用率达75%,构成现代造纸业循环经济核心环节。黑液回收系统

多级筛选净化流程采用压力筛(缝宽0.1-0.25mm)和锥形除渣器(进口压力0.25-0.35MPa)组成五段筛选系统,去除浆料中残留的粗纤维束和杂质颗粒,使浆料尘埃度低于50mg/kg。ECF/TCF漂白工艺现代漂白工段采用无元素氯(ECF)或全无氯(TCF)技术,通过氧脱木素(O段)、二氧化氯(D段)、过氧化氢(P段)等组合流程,使白度达到88%ISO以上,且AOX排放量控制在0.3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