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宝宝多动症测试题及答案
以下测试题旨在帮助家长初步观察2-12岁儿童是否存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相关的行为特征。请根据孩子近6个月内的日常表现,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分(0=从不,1=有时,2=经常)。需注意:此测试仅为初步参考,具体诊断需由专业医生完成。
一、学龄前儿童(2-6岁)行为观察表
1.当家长或老师说话时(如讲解规则、讲故事),孩子能否持续注视说话者的脸或眼睛超过30秒?
(0:能持续注视;1:偶尔转移视线;2:几乎无法注视,常东张西望)
2.完成需要静坐的活动(如涂色、搭积木)时,孩子能坚持多长时间?
(0:5分钟以上;1:2-5分钟;2:2分钟内就放弃)
3.在室内(如客厅、教室)玩耍时,是否经常出现以下行为:爬上家具、推倒玩具架、频繁开关门?
(0:很少;1:偶尔;2:每天多次)
4.被要求等待时(如排队洗手、等家长盛饭),孩子会如何反应?
(0:安静等待或玩自己的玩具;1:小声催促或轻微扭动身体;2:哭闹、拉扯大人衣服或直接跑开)
5.吃饭时是否经常出现:边吃边玩玩具、离开座位超过3次、含饭不咽?
(0:很少;1:偶尔;2:几乎每顿饭都这样)
6.听指令完成简单任务(如“把玩具收进箱子”“拿杯子给妈妈”)时,是否需要重复3次以上才能执行?
(0:1-2次指令即可完成;1:需要3次;2:即使反复说也常忘记或只做一部分)
7.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如过家家、医生病人)时,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如轮流当“妈妈”“病人”)?
(0:能配合;1:偶尔抢角色;2:总是打断别人,坚持自己主导)
8.午睡或晚上睡觉前,是否需要超过30分钟才能安静下来(如翻来翻去、下床拿玩具、自言自语)?
(0:15分钟内入睡;1:15-30分钟;2:30分钟以上仍无法安静)
9.外出时(如超市、公园),是否经常未经允许跑开(如突然冲向货架、离开家长视线范围)?
(0:能牵住手或在视线内活动;1:偶尔挣脱但能及时叫回;2:多次跑开,需家长紧追)
10.玩需要耐心的玩具(如串珠、拼图)时,是否容易因小挫折(如珠子掉了、拼不上)而发脾气、扔掉玩具?
(0:自己捡起来继续玩;1:需要家长安抚后继续;2:直接放弃并哭闹)
二、学龄期儿童(7-12岁)行为观察表
1.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时,是否经常出现:看窗外、玩橡皮、和同桌小声说话?
(0:专注听讲;1:偶尔分心;2:大部分时间在做其他事)
2.完成家庭作业时,是否需要家长反复提醒“坐好”“别玩笔”“专心写”?
(0:能独立完成,中途很少分心;1:需要1-2次提醒;2:需要5次以上提醒,或写10分钟就起身喝水、上厕所)
3.考试或做作业时,是否经常犯低级错误(如漏题、看错加减号、写错别字但自己检查不出来)?
(0:错误多为不会做的题;1:偶尔因粗心出错;2:每次作业/考试都有3处以上粗心错误)
4.在操场自由活动时(如课间、体育课),是否经常出现:突然推搡同学、抢篮球、在队伍中来回跑动?
(0:正常参与活动;1:偶尔兴奋过度;2:几乎每次都因行为过激被老师批评)
5.被要求“先做完作业再玩”时,孩子会如何做?
(0:主动先完成作业;1:需要家长提醒后去做;2:找各种借口拖延(如“先玩10分钟”“肚子饿”),最后匆忙应付)
6.和家人或同学聊天时,是否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如不等对方说完就抢着讲自己的事)?
(0:能耐心听别人说完;1:偶尔打断;2:几乎每次对话都抢话)
7.整理书包、书桌时,是否总是杂乱无章(如课本、作业本混在一起,铅笔橡皮掉在地上)?
(0:能分类整理;1:偶尔乱但能自己收拾;2:每天都需要家长帮忙整理)
8.参加需要轮流进行的活动(如小组汇报、游戏闯关)时,是否很难等待轮到自己?
(0:安静等待并准备;1:小声催促;2:直接插话或冲上去抢位置)
9.执行多步骤任务(如“先抄课文,再做数学题,最后收拾书包”)时,是否经常漏掉某一步?
(0:能按顺序完成;1:偶尔漏一步;2:每次都需要家长提醒步骤)
10.被家长或老师批评时,是否容易情绪失控(如摔门、大哭大闹、说“我讨厌你”)?
(0:能平静听劝;1:有点委屈但很快平复;2:情绪爆发持续10分钟以上)
评分与结果解读
学龄前儿童(2-6岁)
-总分0-10分:当前行为符合该年龄段正常发展水平,无需过度担心。
-总分11-16分:需关注特定行为(如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冲动性强),可尝试通过规律作息、结构化活动(如每天固定15分钟专注游戏)改善。
-总分17-20分:建议联系儿科医生或儿童心理专家,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