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考点梳理(附题目).pdfVIP

名著《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考点梳理(附题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著《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考点梳理

(附题目)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一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秦淮寓客,清代小说家。出身于科举世家,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

落,移居江南。他反对封建科举制度,鄙薄一味追求功名富贵不择手

段、放弃自尊的八股学士。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

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

山房集》。

作品品梗概

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

儒。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却与众不同,刻画的是“儒林”的另一些

为正史官书所不载的面相。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一个名门望族,世

代书香。全椒吴氏在清初曾经显赫一时,“五十年中,家门鼎盛”,

到了吴敬梓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则已今非昔比,逐渐败落。也正是

这一坠入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有瑰意与琦行,

无捷径以窘步”,自36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

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宦、显亲扬名的道路,而是移居于南京,将自己的

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之中。小说并

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一以贯之的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

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书中的大

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貌似君

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或

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他们全无读“圣贤书”

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德,而是为功名利禄所颠倒,丑态毕露。通过

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封建八股取士制度对部分读书人心

灵的摧残,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

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

理想社会的追求。科举考试是隋唐以后一千多年来士人求取功名的主

要途径。在《儒林外史》中科举制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主要人物

01腐儒的典型周进: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

以自拔的形象。他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

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范进:热衷

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狡诈。

02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作

威作福,而贪狠、蛮横则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03八股迷的典型马

静、鲁编修: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

可侵犯的事业”,他们对八股达到迷信的程度。04正面典型王冕:

出身田家,经史上的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

与权贵交往。杜少卿: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轻视礼教,反对

歧视妇女,反对纳妾,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仗义疏财,平等

爱人,也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往年真题

2019年江苏南京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

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清凉山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

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

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

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

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

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

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

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

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

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

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

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娘子笑

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

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

好不快活!”雨花台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

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

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

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

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

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