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高级第四讲 东风论对联的巧与拙.docVIP

三期高级第四讲 东风论对联的巧与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风论对联的巧与拙

我们写诗,填词,对联的目的是什么?

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我们习文者,当然有习文者的表达方式。

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文雅,意象,含蓄的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内心独白,一如密码。

所以,诗,词,联,是写给那些能懂密码的人看的。所谓的诗向会人吟,就是这么个道道。

为了能看懂古人,或者现代人写的密码,我们才需要学习这个密码的组成方式。

学会了这个密码,你才能跟古人交流,沟通,哪怕时间久远,我们一样能从古人的字里行间去找到共鸣,才能去体会古人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理活动。

这个密码呢,其中有个最大的诀窍,就是借物言情。

我经常说,你写的诗词联,不能直白,物象的选择要适当,也不能物是物,情是情,两者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哪啥?

我这里又有一比啊:

就好比喝水加糖不搅拌;糖不能充分的融入到水里,你喝的水还是个水,糖还是个糖。

比如啊,有的同学造景是这样来造:

梅花一朵香留案==

这样的造景,虽说也是造了,但是,是一种浅薄的造景,啰嗦而不够深意和诗意。

造景造意,需要娇娆而不做作,端庄而不失灵性;或轻巧,或厚重.

我记得,有个联友出过这样一个联:

一砚梅花香雪案==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同样是一朵梅花,同样是一个书案,造景如果没有深度,就会显得苍白无力,造景结构紧凑,就会意境丰满。

意,需要在景中凝炼,但是,又不是晦涩艰生的来组词。

有的同学造景造句,生硬呆板,一个字一个字的在凑,在干码上去,看着让人感觉心中象堵着一口气一样,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意境?

造句,也需要顺溜不是?谁愿意跟个结巴去对话啊。

诗词联的一个共性,就是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然后看山又不是山。这话怎么理解呢?

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故事: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在读懂了这些创作密码之后,不仅仅是用于欣赏别人文字里面的深意,还需要自己来用文字这样来营造一个氛围======设局。

这个设局,不代表我们从事那些阴谋诡计,只是需要大家在诗联的创作中,合理的运用一些表达的技巧。

现实生活中,大家也许都遇到过这样一类人,啥人?

喜欢含沙射影,指槡骂槐的人。好像妹妹们特擅长这样做。?

想当初,咱刚跟老婆谈恋爱,成天的腻在丈母娘家里,老丈人不好明里赶我走,有一天,就打了三只荷包蛋给我吃,然后说:有的地方,不欢迎谁,就打几个鸡蛋给谁吃,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滚蛋呗!

咱还不滚,那就是真的笨到家了。

写诗填词对联,就需要这样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讲个笑话大家轻松一下:说,有个男网友向个女网友示爱,女网友不待见这个男网友,又不好直接拒绝他,很艺术化的,巧妙的来了一句:哥哥,你的QQ号是红色的会员号,妹妹我配不上你啊!

当然,写诗填词对联,也有多种表现手法,比如,你可以以拙示巧,大智若愚!

这方面操作手法行家里手,我首推朱元璋,唐伯虎两位。

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大家都知道,但是,他得了天下!

那些前朝文官,虽然有的表面上臣服了老朱,心里老大不服气了,总想找个机会羞辱一下老朱,老朱心里亮堂着呢。

话说,某一天早朝,天下太平,没什么事要做的,老朱就说,大家找点乐子来玩吧。

刚好,不知道哪里传来一声鸡叫,有个前朝文官就不怀好意的说:陛下,不如就以此鸡叫之声来做诗一首吧。

老朱心里顿时明白了,这不是明摆着叫张飞绣花么?这不明摆着要摆我老朱一道么?

皇帝毕竟是皇帝,怎么的,也不是吃干饭的

润润嗓子:鸡叫一声撇一撇,

那些文武百官一听,当时就石化了,有的人甚至已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老朱不理这些,再来一句:鸡叫两声撇两撇

噗嗤,噗嗤

有很多人已经实在忍不住了,那些前朝官员,心里暗暗得意:果然就是个放牛的

老朱看在眼里,也不说破,一气道出后面两句,顿时,石化的依然是那些噗嗤噗嗤之徒了:

三声唤起扶桑日,驱除晓星与残月。

鸡叫一声撇一撇,

鸡叫两声撇两撇。

三声唤起扶桑日,

驱除晓星与残月。

妙!高!好!绝!

很多大学里,拿这首诗当作教材,做为起死回生,救诗的典型。

以拙示巧,起到拨云见日,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味道。

三声唤起扶桑日,驱除晓星与残月。

这是拨云见日。

另外一首诗,也是如此功效: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这是示拙。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这是银瓶乍裂,铁骑突出之撼。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

以上两首?诗,都被选入很多大学的课程,做为起死回生,救诗的范例,但是,东风觉得,这不是救诗的范例,应该是一个主动藏拙然后示巧的典型。

试问大家,如果,以上两首诗,从一开始就以巧示人,能引起如此强烈的视觉差么?

在联言联,我们对联成联的时候,也需要具备如此的技巧,先设个局,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低谷,让读者还沉浸在那个拙中的时候,兀峰突起,石破惊天。

大家会问了,出句是别人给的,我怎么藏巧示拙啊?

毕竟花无心事重==联友

象这个出句,

文档评论(0)

建筑施工图设计 C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建筑设计工程师持证人

建筑设计规范,行业动态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2日上传了建筑设计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