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学年邯郸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5.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具有久远的历史,其起源或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甚至更早的新石器时代。位于甘肃省庆
阳市西峰区的南佐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其核心区、殿堂、大火坛、中门构成中心院落中轴线。作为
新石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都邑中轴线,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并不十分规范,反映了都邑中轴线的一些
原始性,但也可看出中国都城中轴线的设计历史源远流长。
夏商周时代,都邑中轴线格局分布依然存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指出,周人发祥地周原地区的岐山
凤雏聚落遗址,以及陕西凤翔马家庄、山西侯马呈王路等春秋时期秦、晋建筑群中都有类似的都邑中轴线
遗存。至西周晚期周公的分封地曲阜鲁国故城,南北中轴线更加规范,且延续伸展至城外的南郊祭祀区舞
雩台,已经完全具备了标准的都城中轴线的各类要素。
早期考古遗址所见都邑中轴线多数建筑格局并不完整,有些对称也不规范。学界共识认为,都城中轴线发
展完善的大体时间是在曹魏时期。位于河北临漳县的曹魏都城邺北城,建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城市中轴线。
后曹魏迁都洛阳,又在东汉洛阳城北宫故址建洛阳宫,曹魏洛阳城承袭东汉的中轴线规划模式,延续至西
晋、北魏。北魏洛阳城不仅有宫城内的朝殿、帝后寝殿区南北一线排列,宫城的三道正门亦与之对应,并
向南延伸,正对内城御道铜驼街、正门宣阳门,共同构成一条纵贯全域的中轴线,重要的官署建筑群集中
位于铜驼街左右两侧,太庙、太社分列东西,皆呈对称布局,直抵伊水北岸的圜丘,全长大约7.1千米,
中间御道两边还规整地分布有城门、桥梁、四夷馆、四通市等。北魏洛阳城的中轴线布局,是对《周礼·考
工记》的一次完美诠释,也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发展成熟。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延展而来的。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熟谙《周礼·考工记》中理想都
城的规划原则,并严格遵循这一设计手法,一开始就从设计中心台、确定南北中轴线入手,保证了大都城
的设计规划符合中轴对称原则。明北京城虽然相较于元大都在南部有所拓展、北部有所收缩,但并未改变
都城的整体中轴格局,而是在此基础上增修、完善而成。至清王朝定都北京,中轴体系发展至顶峰,形成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以紫禁城为核心,全长7.8千米的中轴布局。这条最长都城中轴线留存于今,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它从钟鼓楼起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通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
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其中太庙与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分
列于中轴线东西两侧,形成左右对称的独特景观。中轴线统率全城的宫殿建筑群、礼制建筑群、城门广场、
道路桥梁,构成都城的整体轮廓与路网结构,代表了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设计的最高水准。
(摘编自张萍《都城中轴线: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典范与文明标识》)
材料二: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
压的结果,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的集中体现。
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初步确立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与基本形态。明永乐四
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城形成“凸”字形城郭格局,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
基本形成。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至1911年,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得以保持和延续,清乾隆年间
对北京城规划格局的调整与完善,进一步丰富与加强了中轴线的景观秩序。1912年以后,原有服务于皇
1
权的仪式性空间转变为服务公众的开放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与建设延续并强
化了中轴线居中、对称的规划格局,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基准线仍然发挥着统领性作用。
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理想都城范式,展现出气势恢宏、秩序井然的整体空间形态,
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蕴藏着对比与变化,营造出富于韵律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11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沧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广东雷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广州市越秀区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江门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连云港市海州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宁波市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宁波市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信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盐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宜春市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浙江丽水等三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质检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