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销售工作总结流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楼盘销售工作总结流程

干了六七年楼盘销售,每年到了总结的时候,总觉得像翻一本旧相册——里面有成交时客户眼里的光,有带看三十多趟才定房的疲惫,有错过开盘节点的懊悔,也有团队深夜改方案的温暖。今天就把这套从实践里摸出来的总结流程掰开了讲,既是给新手引路,也是自己再理理思路。

一、前期准备:把”乱线头”捋成”坐标轴”

总结不是写日记,得先有清晰的框架。我一般会提前三天列好”三清单”:数据清单、事件清单、人物清单。数据清单要包括全年来访量、成交量、到访转化率、渠道占比、客户年龄/职业分布、成交周期等;事件清单得记清楚每个节点:开盘、加推、促销活动、政策调整的时间点;人物清单则是典型客户(比如”犹豫型张姐”“爽快型王先生”)和关键同事(比如渠道组小李、策划部陈姐)的互动记录。

上周整理电脑时,翻到年初定的年度目标表,纸角都卷边了。当时信誓旦旦要完成1.2亿销售额,现在对着系统里的1.12亿,得先做个”目标-结果”对标表。先把总目标拆成季度目标:一季度蓄客期目标200组有效客户,二季度开盘期4000万,三季度平销期3000万,四季度冲刺期5000万。再看实际完成:一季度攒了230组,但其中40组是临近五一才来的,有效转化期短;二季度开盘卖了3800万,差200万是因为竞品突然降价;三季度受政策影响只完成2500万;四季度靠老带新和节日活动冲到了4900万。这一对比,就像给全年业绩拍了张CT,哪里虚哪里实一目了然。

二、过程复盘:把”流水账”剪成”纪录片”

数据是骨架,过程才是血肉。我习惯按”客户动线”来复盘:从第一次接触(线上咨询/路过/转介绍)→首次带看→二次跟进→决策犹豫期→签约成交,每个环节都要问三个问题:客户在这里容易流失吗?我们做了什么动作?如果重来能改进什么?

记得有个客户王女士,3月份在公众号看到项目推文加了我微信,第一周每天问户型,第二周说要带老公看,结果带看当天说”学区不确定再等等”。我当时只发了教育局的文件截图,没意识到她其实担心的是孩子明年就上学,时间紧迫。后来9月她回来签单,说”当时你要是能陪我跑趟教育局,可能早定了”。这种细节记多了,就能总结出:客户说”再考虑”时,70%是有隐性顾虑没说透,这时候不能只发资料,得追问”您最担心的是交通?学校?还是户型?”

渠道部分更得细抠。今年线上渠道投了朋友圈广告和房产APP,带来320组客户,但转化率只有6%;线下渠道里,老带新90组客户,转化率25%;中介带客180组,转化率12%。记得有次中介张哥带客户来看房,客户刚进样板间就说”客厅太小”,我当时忙着介绍精装标准,没接话。后来张哥私下说:“你应该马上补一句’我们户型虽然客厅面宽3.6米,但深度有5米,放L型沙发加茶几完全够用’,客户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数据。”这让我明白,渠道合作不能只算量,得培训经纪人统一话术,把”问题点”变成”卖点”。

三、问题诊断:从”表面痛”找到”根上病”

总结最怕”报喜不报忧”,今年最痛的领悟是:客户流失率28%,其中15%是因为签约流程太慢。有个客户李叔,9月10号交了定金,结果等购房资格审核等了12天,签合同又因为补充协议条款来回改了3次,最后他说”你们这效率,我怕交房也得拖”。后来去后台查,发现审核流程涉及3个部门,有时候资料卡在某个环节没人催;补充协议是法务部统一模板,但客户关心的”装修品牌替换”条款没提前列出来。这不是销售的问题,是整个项目的流程堵点。

团队协作也有短板。10月份做”双节特惠”活动,策划部设计了”到访领米油”的福利,结果执行当天只准备了50份,来了80组客户,现场乱成一团。后来才知道,策划部以为销售部会提前通知客户,销售部以为策划部按最大来访量备货。这说明跨部门沟通不能只靠口头,得有”活动执行清单”,明确各环节负责人和备用方案。

四、经验沉淀:把”个案”变成”手册”

今年成交的126组客户里,有38组是”价格敏感型”,25组是”学区刚需型”,19组是”改善品质型”。我把他们的沟通记录整理成了《客户类型应对手册》:比如价格敏感型客户,要先算”隐性成本”——“您现在租房子每月3000,五年就是18万,这笔钱够付首付了”;学区刚需型客户,要带看时特意走一遍上学路线,算清楚”从小区门到学校南门只要7分钟”;改善型客户,得重点讲”我们小区的园林有12种果树,春天能看樱花,秋天能摘石榴”,把”绿化好”变成”生活场景”。

老带新能有25%的转化率,核心是”服务超预期”。有位陈阿姨,年初买了房,我每周六雷打不动给她发小区施工进度视频,中秋节送了自己烤的月饼,她儿子结婚时我帮忙联系了婚庆资源。后来她介绍了3个邻居,说”小周比我亲闺女还贴心”。现在我们团队把”老客户维护”做成了固定动作:每月15号发项目动态,每季度组织业主茶话会,生日当天送手写贺卡——这些事不复杂,但坚持下来就有温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