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十六卷.docxVIP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十六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二百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十六卷目录

汾水部汇考

汾水部艺文一

汾河义桥记唐崔祐甫

汾水部艺文二〈诗〉

汾上警秋唐苏颋

过汾上关张祜

登汾上阁郑中丞

汾水秋风金段成己

游汾河元陆宣

过汾河明李梦阳

汾河晚渡张颐

晓渡汾水将赴晋祠告成苏祜

汾河晚渡集古夏宏

汾河晚渡王新环

汾水部选句

汾水部纪事

汾水部杂录

汾水部外编

山川典第二百十六卷

汾水部汇考

山西之汾水

汾水源委,俱在山西境内,源出太原府静乐县管涔、林溪二山中,下至支锅石,始合流,至宁化所,则定河水注之。至本县城南,则碾河诸水注之。至楼烦镇,则监河诸水注之。东南至太原府城西门外,则南社河诸水,自北来注之。又西南至太原县城东南,则洞涡、沙河二水,自北来注之。又西南至清源县城南,则白石、清源二水,自北来注之。又西至交城县城南,则孔河诸水,自西来注之,塔莎水自北来注之。又西至文水县南,则回马河诸水,自西北来注之。而其南岸,则汾州府之平遥、介休,及平阳府之灵石数县界也。又有源祠诸水,自平遥注之。三道河诸水,自介休注之。监河诸水,自灵石注之。转而西,又有孝河、义河,自孝义注之。水潺涧水,亦自汾西注之。过此而西南,其左岸为霍州,则彘水、圆泉诸水注之。又东南,为赵城县,则诸涧水注之。又南为洪洞县,则涧河水注之。又南,则平阳府城矣。而临汾之原公诸水亦注之。而更有浮山县之南河诸水亦注之。又南为曲沃县,则合水注之。其右岸为襄陵县,则高石河、巢溪水注之。又南为太平县,至绛州,则浍水、王泽水注之。转而西北岸,为稷山县,则有葫芦水注之。又西为河津县,南岸为荥河县,由此而西,乃归于黄河。其源委及所受之水,大概如此。而至于随地凿渠,引以灌田,其利又有不可胜言者。

按《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其浸汾、潞。〈《订义》〉黄氏曰:汾水出宪州静乐县,南流,至河中府荥河县入河。易氏曰:《汉志》:太原郡汾阳县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阳入河。考唐岚州静乐县,今属泽州,即汉汾阳县之地。汾水东南流入太原府之交城、阳曲、太原、清源、文水五县,又东南流,至汾州温城、介休、灵石、汾西四县。又东南流入晋州之霍邑、赵城、洪洞、临汾四县。又东南流至绛州之正平、稷山、龙门三县,又南流至河中府宝鼎县,北入于河。

按《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注〉枕汾临汾水上也。

《海内东经》: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注〉今汾水出太原晋阳,故汾阳县。

按《战国策》:秦汾水利,以灌安邑,〈注〉汾水出汾阳,属河东。

按《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汾阳〈注〉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阴入河。

按《水经》: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注〉《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旧本作层〉有草无木,泉源道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居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后曜遂为胡王矣。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荫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又南径一城东,凭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代城,城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于城。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汾水又南径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峘山夷水故。《地理志》: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彊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咨乘〈据御览作资承〉呼沱之水,转山东之费。〈李云疑作漕〉自都卢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二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憙邓后之立,叔父以为训积善所致也。羊肠即此仓也。《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沿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径洛阴城北,又西径盂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县为大夫之邑,以孟丙为盂大夫。水又西径狼孟县故城南,王莽之狼调也。左右夹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有南北门,门闉故壁尚在。洛阴水又西南径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

文档评论(0)

A~下一站守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