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端午节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端午节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伍子胥

B.屈原

C.曹娥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其中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说法都有。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伍子胥忠良却被冤杀,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曹娥为救父投江,后被尊为孝女典范。所以答案选D。

2.以下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A.登高

B.挂艾草

C.吃粽子

D.赛龙舟

答案:A

解析: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在重阳节有登高远眺的传统。而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典型习俗。挂艾草有驱邪祈福的寓意;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等;赛龙舟则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水上竞技活动。所以答案是A。

3.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粽子,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祭祀祖先

B.赠送亲友

C.投江喂鱼,保护屈原遗体

D.作为节日小吃

答案:C

解析: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鳖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后来为了防止蛟龙吃掉粽子,人们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所以最初粽子是投江喂鱼,保护屈原遗体的。答案选C。

4.以下哪种草药在端午节时常常被悬挂在门上?()

A.薄荷

B.紫苏

C.艾草

D.藿香

答案:C

解析:在端午节,人们有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古人认为它可以驱邪避灾、驱蚊蝇。而薄荷、紫苏、藿香虽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是端午节悬挂在门上的典型草药。所以答案是C。

5.端午节赛龙舟的起源与以下哪种说法关系最密切?()

A.纪念伍子胥

B.纪念屈原

C.祈求风调雨顺

D.庆祝丰收

答案:B

解析: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追赶拯救,后来逐渐发展成了赛龙舟的习俗。虽然也有说法认为赛龙舟与纪念伍子胥等有关,但和屈原的关联最为紧密。祈求风调雨顺和庆祝丰收并非赛龙舟起源的主要说法。所以答案选B。

6.以下哪个是端午节的别称?()

A.上元节

B.中元节

C.端阳节

D.下元节

答案:C

解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节、正阳节、龙舟节等。上元节是元宵节,中元节是七月半、鬼节等,下元节是农历十月十五。所以答案是C。

7.传统的粽子一般用什么叶子包裹?()

A.芭蕉叶

B.荷叶

C.芦苇叶或箬竹叶

D.玉米叶

答案:C

解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传统的粽子一般用芦苇叶或箬竹叶包裹。芦苇叶和箬竹叶具有清香的味道,且有一定的韧性,适合用来包裹糯米等食材。芭蕉叶、荷叶、玉米叶也可以用来包食物,但不是传统粽子常用的包裹材料。所以答案选C。

8.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主要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驱虫辟邪

B.装饰美观

C.表达爱情

D.祈福纳吉

答案:C

解析:端午节佩戴香囊是一种传统习俗,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草药,有驱虫辟邪的作用;香囊制作精美,也具有装饰美观的效果;同时,佩戴香囊还寓意着祈福纳吉。而表达爱情并非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主要目的。所以答案是C。

9.以下哪句诗词与端午节有关?()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答案:C

解析:“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诗中提到了艾符和蒲酒,都是端午节的习俗用品,所以这句诗词与端午节有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词句,与中秋节有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与重阳节有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与春节有关。所以答案选C。

10.以下哪种动物与端午节的习俗有一定关联?()

A.蛇

B.蟾蜍

C.蝎子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在端午节有“五毒”的说法,“五毒”一般指蛇、蟾蜍、蝎子、蜈蚣和壁虎。端午节时,人们会通过一些习俗来驱赶“五毒”,如在门上贴五毒图、喝雄黄酒等,以祈求平安健康。所以答案是D。

11.端午节的“端”字是什么意思?()

A.端正

B.开始

C.末端

D.顶端

答案:B

解析:“端”有“初始”的意思,古人称农历五月为“午月”,所以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后来演变成了“端午”。所以“端”字在这里是开始的意思。答案选B。

12.以下哪个地区的端午节习俗有“躲午”的说法?()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

文档评论(0)

134****9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