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
一、单选题
1.距今约9000-75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契刻符号,部分符号与晚商殷墟甲骨文存在形态关联;江淮地区的双墩遗址(距今约7300年)、浙江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等也发现过刻画符号。以下对这些考古发现解读正确的是(???)
A.证明中国文字起源于江淮流域 B.说明中原文化始终领先其他区域
C.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与传承脉络 D.体现商周时期已形成成熟文字体系
2.山西临汾桃园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出土的陶器中,不仅发现带有“一”字形镂孔的豆盘,还发现大量与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形制高度相似的方格纹、篮纹深腹罐,还有饰以弦纹的陶鬲。同时,遗址内发现的玉器制作工艺、墓葬形制等文化元素,也与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特征高度契合。这可用于说明(???)
A.山西文化主导中原文明发展 B.黄河流域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
C.区域间文化交流凸显单向性 D.南北文化的差异呈现扩大趋势
3.考古学家在距今六千多年的姜寨遗址第一期文化中,发现陶纺轮15件,骨梭12件。在不少陶器的底部,还发现了布纹的印痕。这些发现可以用来研究(???)
A.阶级分化与国家的产生 B.先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
C.早期农业生产工具形制 D.旧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4.《礼记述注·乐记》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此观点认为“乐”(???)
A.规范贵族日常生活行为 B.能够反映时代政治生态
C.彰显礼仪制度等级规范 D.利于维系封建统治秩序
5.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遗址
时间
遗址特征
河北磁山遗址
距今约8000年
发现了大量储存粟的窖穴
陕西半坡遗址
距今约5300—4300年
出土了陶器、纺轮等生活用品,还有公共墓地和氏族聚落遗迹
浙江良渚遗址
距今约6000—5000年
发现了水利系统、分等级的墓地及象征权力的玉琮
A.文明要素渐次呈现? B.社会分工高度细化
C.神权王权开始结合? D.多元一体格局出现
6.湖北盘龙城墓葬与郑州商城墓葬在文化特征上存在诸多共性。盘龙城墓葬中的陶爵、斝、鬲、豆、盆、簋、尊等,均是郑州商城墓葬的主要器类;盘龙城墓葬流行使用朱砂,这一现象在郑州商城墓葬中同样存在;盘龙城与郑州商城墓葬所出玉器均属二里冈文化常见器类,二者在玉柄形器与玉戈的随葬情况上也保持一致。这体现出(???)
A.江汉平原已成为商文化的核心区域
B.商王朝通过军事征服控制南方
C.商文化的影响范围扩大到长江流域
D.区域文化的差异影响文明交流
7.安徽薛家岗一期文化(距今约5500-5300年)从器物纹饰上看与马家浜文化有些相同;四期文化从器物组合上看和龙山文化有些相当,但亦具有自身的特征。考古学家认为:“薛家岗遗址的文化特征明显,属于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这反映了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
A.在交流中发展 B.已经进入“万邦时代”
C.一体化的趋势 D.呈“月明星稀”的格局
8.据《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从殷王朝盘庚开始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均定都在安阳殷墟。从1928年开始,在殷墟遗址不断发掘出了殷代晚期的宫殿、宗庙、王陵等遗迹,还获取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探明并确认了殷墟城址的面积和分布范围。这说明(???)
A.实物史料价值低于文献史料 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
C.历史研究需要进行多重考证 D.综合多元史料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9.在距今约45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两处墓葬群,甲区墓葬排列规整,多为小型墓,随葬品仅陶罐、石斧;乙区墓葬规模宏大,有木椁,随葬玉钺、精美黑陶及20余件猪下颌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氏族制度瓦解 B.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等级差异 D.礼制趋于成熟
10.西周时期,贵族依据等级获得不同名称的封地,如诸侯国称“某”,卿大夫采邑称“某某”,士的禄田称“某丘”。这些名称逐渐演变为姓氏,形成如齐、鲁、南宫等多样姓氏。这一现象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运用 B.地方割据势力的迅速膨胀
C.礼乐制度对社会生活的渗透 D.土地私有化趋势日益增强
11.下表为中华早期文明代表性文化相关信息。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殷商文化
手工业分工
陶轮使用
作坊遗迹
细分作坊遗迹
金属技术
小件金属器
青铜块范铸造
青铜冶铸技术高峰
墓葬中显示的财富分配
墓葬分大、中、小
差距加大
明显阶级社会
文字
陶文、骨文
陶文
卜辞、金文
据表可知,中华早期文明的特点是(???)
A.文明整体推进 B.农耕技术先进 C.中原文化领先 D.文字一脉相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试题与解析).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02+(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习题与解析).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03+(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习题与解析).docx
- 湖南省湘潭市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历史练习卷(原卷及解析).docx
- 湖南省株洲市202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原卷及解析).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解析).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02+(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习题).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03+(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解析).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练习03+(轻松学历史、每日一练)+高一上学期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习题).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