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国香道师岗位核心能力素质面试题库.docxVIP

高级中国香道师岗位核心能力素质面试题库.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高级中国香道师岗位核心能力素质面试题库

一、香道基础知识(共5题,每题8分)

1.题目:简述中国香道发展历程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性香品。

答案:

-唐宋时期(开放与雅致):以宫廷用香和文人香事为特点,代表性香品如《香谱》(陈藏器著)中的“七香丸”、宋代《事林广记》的“沉香方”。

-明清时期(繁复与世俗化):香道融入宗教(如道教斋醮)、生活(点香取暖)和艺术(插花香囊),代表性香品有《香乘》(屠本畯著)中的“佛手香”、“百和香”。

-近现代(复兴与国际化):受传统文化保护运动影响,香道从民俗回归艺术,代表性流派如台湾“香道六法”、北京“宫廷香事研究”。

解析:考察对历史脉络的梳理能力,需结合文献与地域特点(如宋代临安香市、明清江南文人香集)。

2.题目:分析“净手香”、“焚香”、“品香”三个香道仪式的礼仪规范差异。

答案:

-净手香:需用檀香木屑或香皂洗手,强调“去秽净心”,动作需轻柔,避免喧哗,符合佛教“净三业”传统。

-焚香:以线香为例,需先净手、持香端正、以香炉承香,讲究“三拜九叩”的供养仪轨,道教尤为重视。

-品香:分为“静闻”“动闻”,需以茶盏承香灰,以银匙取香,避免鼻凑直嗅,体现宋代“慢品香”的雅致。

解析:侧重实践细节,需区分佛教、道教、文人香的仪式差异。

3.题目:解释“香道六法”(嗅香、闻香、品香、玩香、用香、传香)的内涵与地域渊源。

答案:

-嗅香:闭目深吸,感受香气的“初、中、尾韵”,源于唐代《香乘》的“香三味”理论。

-闻香:以鼻轻嗅,强调“不迫不急”,见载于宋代《香谱》的“鼻观法”。

-品香:以茶盏承香灰,分“静闻”“动闻”,明代《香乘》将其与茶道结合。

-玩香:制作香囊、香篆,如《清平山堂话本》中的“香篆踏雪”,多见于江南。

-用香:熏衣、点烛,如《事物纪原》记载的“香囊避秽”,北方尤重。

-传香:以香结缘,如《东京梦华录》的“香药市赠香结盟”,体现岭南香商传统。

解析:需结合地域(江南文人香、岭南香药文化)与文献记载。

4.题目:列举五种中国名香的产地、香韵特征及现代应用场景。

答案:

-檀香(印度、印尼):甜辛香,佛教礼佛用香,现代香薰助眠。

-沉香(越南、海南):醇厚温润,岭南香饼配茶,日式香道核心。

-麝香(西藏、云南):微甘麝甜,传统药香,现代香水定香剂。

-龙涎香(东南亚):海洋气息,航海助航用香,高端香水原料。

-没药(埃及、索马里):苦辛微涩,古埃及防腐香,现代香膏去角质。

解析:考察产地考据与跨文化应用,需区分传统用途(如《黄帝内经》用香疗法)。

5.题目:对比宋代《香谱》与明代《香乘》在香品分类上的异同。

答案:

-相同:均以香品功效分门(如“安神香”“辟秽香”),强调“香药同源”。

-差异:《香谱》侧重宫廷香方(如“降真香”),《香乘》更录民间香法(如“香饼配方”),反映商品经济影响。

解析:需结合明代“江南香市”与《本草纲目》的香药结合背景。

二、香道实践操作(共5题,每题10分)

1.题目:描述使用线香进行“静闻”的完整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案:

-步骤:净手、取香、插香(三分之二入炉)、静坐、以鼻绕炉三周后深嗅。

-注意事项:香高不过一指(防火星)、室内通风、避免儿童触碰,参考《香乘》“香炉铭”戒律。

解析:考察仪轨精准性,需区分唐代“香火供”与宋代“慢品香”的节奏差异。

2.题目:设计一场面向现代都市人的“香道入门体验课”,包括三个环节及香品选择。

答案:

-环节1(认知香):以檀香为例,讲解“香韵三味”,选择台湾“小叶檀”因其易闻性。

-环节2(品香法):用茶盏承沉香粉,对比“尾韵”差异,配白茶提神。

-环节3(香疗):发放香囊(薄荷+薰衣草),指导午休时嗅香助专注。

解析:需结合现代人需求(如“香疗减压”)与台湾香道现代转化案例。

3.题目:解释香篆的绘制方法,并说明其文化象征意义。

答案:

-方法:以香粉填模具(如“八卦篆”),点燃外缘,象征“火炼金丹”,需参考《道法会元》的“符篆香法”。

-象征:道教“通天达地”,文人“咏怀抒情”,如宋代《梦粱录》载元宵节“香篆踏雪”习俗。

解析:需区分“符篆香”与“文人香篆”的绘制差异。

4.题目:若客户偏好“药香”,如何选择香方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

-香方:檀香+艾草+薄荷(祛湿提神),参考《本草纲目》香药配伍。

-解释:檀香理气,艾草驱寒,薄荷醒神,结合岭南“药香”传统。

解析:需结合地域药香(如闽南艾草香包)与《黄帝内经》香疗理论。

5.题目:对比日本“禅香”与台湾“香道六法”在器具上的异同。

答案:

-相同:均用银匙、香炉,但日本“香盒”更简约(如“铜香炉”)。

-差异:台湾强调“传香结缘”,

文档评论(0)

137****07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