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解析版).docxVIP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八)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用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D.阶级分化已经日益明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良渚古城周边修建大规模水利系统和存在众多宽大田埂,这些水利系统和田埂需要国家政权的支持,因此表明当时该地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技术,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阶级分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卿大夫家族叫作三桓,三桓将鲁国原有的上下两军扩充为上中下三军,三桓各掌握一军。这种情况说明()

A.封建官僚体制确立 B.分封制度已经全面崩溃

C.政治权力下移明显 D.争霸战争促使公室强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鲁国有个卿大夫家族叫作三桓,……三桓各掌握一军”可看出作为卿大夫的三桓掌握了鲁国的军事力量,意味着卿大夫掌握了诸侯国的实权,日益强过国君权力,这是权力下移的表现,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实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春秋时期依然为贵族政治体制,排除A项;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但尚未全面崩溃,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三桓的壮大使得公室力量衰弱,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太宗对将崔氏定为一等高门的高士廉等人说:“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际,则多索财物。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贩鬻松槚,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这反映了()

A.门当户对的观念 B.士族门阀声望尚高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大意为高士廉等人到了上报校定的氏族等第时,仍把崔干列为第一等。太宗说:“我和山东的崔、卢李、郑四姓,过去并无嫌隙,只是因为他们世代衰微,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做官,却还自称是士大夫,婚嫁的时候,就大量索取财物;有的人才能识平庸低劣,却还得意地自夸高门,托名富贵,我不明白世人为什么还会看重他们?”根据材料表明世家大族还在维系自己的特殊地位,士族门阀声望尚高,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士家大族依然有很高的声望,“婚姻之际,则多索财物”,并没有体现出以门当户对为择偶标准,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唐太宗的不解之处,并没有有关加强专制统治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士家大族的名望依然很高,并没有涉及到儒学思想的有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4.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年代

户数

永业田(奇)

口分田(亩)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天宝元年(742年)

43

1180

1075

105

4820

757

4063

大历四年(769年)

18

540

449

1

1790

541

1249

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 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

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表中的信息可知,唐朝中期受田户数的数量大幅度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唐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出现无地可分的局面,导致均田制走向解体,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赋役制度有待调整,A项正确;中央政府权力减弱表现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当时土地兼并严重,但材料并未反映“国家严控土地交易”,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小农经济大量破产,排除D项。故选A项。

5.清朝统治者延续和利用蒙古族传统的会盟制度,盟旗制度下的会盟内容为简稽军实,巡阅边防,清理刑名,编审丁册,盟长是理藩院和各旗札萨克的中间联络者,无权干涉各旗札萨克对本旗的行政管理工作。盟旗制度()

A有利于加强对各旗监督 B.促使蒙古和内地制度一体化

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