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实验室废液处理处理规定
一、总则
为规范实验室废液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流程,确保环境安全,防止污染,保障人员健康,特制定本规定。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确保废液处理符合相关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实验废液、生物实验废液、物理实验废液等。
(二)处理原则
1.分类收集:根据废液性质分类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2.安全储存:废液必须储存在专用容器中,并标注清晰标签。
3.合法处置:废液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废液分类
(一)化学实验废液
1.酸性废液:pH值小于2的废液,如硫酸、盐酸等。
2.碱性废液:pH值大于12的废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
3.溶剂类废液: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4.重金属废液: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的废液。
(二)生物实验废液
1.微生物废液:培养物、菌液等。
2.血液废液:血液样本、血清等。
3.细胞废液:细胞培养液、细胞裂解液等。
(三)物理实验废液
1.冷却液:废弃的冷却剂、冷冻液等。
2.金属屑: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末、碎屑等。
三、废液收集与储存
(一)收集要求
1.使用专用容器:不同性质的废液使用不同颜色的容器收集,如酸性废液用棕色瓶,碱性废液用无色瓶。
2.防止泄漏:容器必须密封良好,避免泄漏。
3.标签规范:容器上必须标注废液名称、产生日期、实验室名称等信息。
(二)储存要求
1.专用储存柜:废液必须储存在通风良好、防火的专用储存柜中。
2.避光保存:部分废液需避光保存,如某些有机溶剂。
3.温度控制:根据废液性质,控制储存温度,如冷冻液需冷藏。
四、废液处理流程
(一)预处理
1.混合废液:性质相似的废液可适当混合,但需评估是否会影响后续处理。
2.中和:酸性废液可加入碱性物质中和,碱性废液可加入酸性物质中和,pH值调整至6-8之间。
(二)运输
1.使用专用容器:废液运输使用防漏、防腐蚀的专用容器。
2.填写运输单:运输单上需详细记录废液种类、数量、运输目的等信息。
3.安全运输:由专人负责运输,避免震动、倾倒。
(三)处置方式
1.委托处理:委托有资质的环保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生化处理等。
2.回收利用:部分废液可回收利用,如溶剂可蒸馏提纯。
3.监测记录:处理过程需记录并存档,包括处理方式、处理量、处理单位等信息。
五、管理与监督
(一)责任分工
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废液处理的全面管理。
2.实验人员:负责废液的分类、收集、标记。
3.环保管理员:负责废液的运输和处置监督。
(二)培训要求
1.定期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废液处理培训,确保人员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2.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人员对废液处理的掌握程度,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
(三)监督检查
1.日常检查:环保管理员每日检查废液收集和储存情况。
2.定期审计:每季度进行一次废液处理审计,确保符合规定。
六、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如遇特殊情况,需及时调整规定,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一、总则**
为规范实验室废液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流程,确保环境安全,防止污染,保障人员健康,特制定本规定。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确保废液处理符合相关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实验废液、生物实验废液、物理实验废液等。具体分类详见第四部分。
(二)处理原则
1.分类收集:根据废液性质分类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1)酸性废液与碱性废液不得混合收集。
-(2)有机溶剂废液与无机盐废液不得混合收集。
-(3)含有害重金属的废液应单独收集,不得与其他废液混合。
2.安全储存:废液必须储存在专用容器中,并标注清晰标签。
-(1)储存容器材质必须与废液性质相兼容,例如,储存强氧化性废液应使用玻璃瓶,储存有机溶剂可使用聚丙烯瓶。
-(2)储存容器必须密封良好,防止挥发、泄漏和空气中的水分或杂质进入。
-(3)储存场所应通风良好、阴凉避光、远离火源和热源,并根据废液性质要求控制温度(如冷藏)。
3.合法处置:废液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1)选择具有相应处理能力和资质的第三方处理单位。
-(2)签订合法的委托处理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3)处理过程和结果需有书面记录,并妥善保存。
**二、废液分类**
(一)化学实验废液
1.酸性废液:pH值小于2的废液,如硫酸、盐酸、硝酸等。
-(1)浓硫酸稀释时,应将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严禁反向操作。
-(2)含氯酸根的酸性废液需特别注意,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2.碱性废液:pH值大于12的废液,如氢氧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科学方法学》第7章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ppt
- 广东省肇庆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DB2306T 149-2021 温室水果番茄越冬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浙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校园标识(课件).pptx VIP
- (ppt)尖子生班会.ppt VIP
- TCCES 44-2024 老旧房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_可搜索.pdf VIP
- 中国财税史-第3章.pptx VIP
- 徐州某电厂冷水塔爆破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2025版).pdf VIP
- 成为尖子生的十大好习惯,你在成为学霸的路上吗?课件 主题班会.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