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2026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25.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这一言论反映了先秦时期

A.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的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C.宗法分封制度的核心原则 D.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

2.下表是两汉时期州部相关制度与观念的演变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时期

核心内容

汉武帝时期

设置13州部,州部承担推举秀才的职责

东汉时期

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州级行政关联增强

东汉后期

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

A.地方行政层级体系始终稳定 B.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呈现弱化趋势

C.察举制的实施范围不断缩小 D.地方治理中“州”的作用日益凸显

3.有学者评价欧洲某项制度的实施,“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据此判断,该制度是

A.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B.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C.法国的三级会议制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4.1688年,英国议会代表迎回了荷兰执政威廉和女王玛丽,并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即《权利法案》初稿)一同呈上,威廉和玛丽欣然接受。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B.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责任内阁制已形成 D.明确分权制衡原则

5.下表所示为中共抗日根据地部分新区(1940年以后建立政权)县政府委员和参议会议员党派比例统计。这

县别

庆阳

合水

清涧

绥德

机关

议员

委员

议员

委员

议员

委员

议员

委员

党派

中共

23

3

20

3

54

7

55

5

国民党

17

3

14

3

33

2

50

7

无党派

24

3

27

3

67

1

102

1

A.巩固了工农民主政权 B.加强了苏维埃政权组织建设

C.体现了党内合作优势 D.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6.近年来,各级政府普遍建立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国务院要求各部门定期举行政策吹风会,解读民生政策;多地在社区设置“民情议事厅”,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这些举措

A.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形式 B.完善了行政监督体系

C.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渠道 D.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

7.北魏孝文帝时期,朝廷修订的《魏书》中,将拓跋氏的祖先追溯为“黄帝之苗裔,尧之裔子”;孝文帝本人还多次亲赴洛阳太学,与儒生讨论《诗》《书》等儒家经典,并下令在平城、洛阳等地修建祭祀尧、舜、禹等华夏先祖的庙宇。这些举措反映了北魏

A.儒家思想成为唯一治国思想 B.华夏认同意识的深化

C.血缘宗法制度的全面恢复 D.少数民族文化的消亡

8.1060年,王安石担任三司度支判官时,在《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一文中写道:“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在此,王安石强调了

A.改革保守风气的迫切性 B.吏治对理财的重要性

C.加强三司权力的必要性 D.富国强兵的紧迫性

9.明代科举考试注重策问和经史时务策,据《乡试录》《会试录》统计,仅正德、嘉靖年间,以治河或漕运为议题的乡、会试策问有至少13道;嘉靖时期,以边备为主题的策问几乎每科会试都有,“北虏”、女真和倭寇问题不止一次地出现在科场策问中。据此可知,明代科举

A.考试内容具有一定连贯性 B.选拔程序愈发公平严密

C.注重士子经世意识的培养 D.选人标准强调德才兼备

10.1877年6月22日,美国总统海斯发布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全体官员禁止为政治目的而向任何公职人员征收钱款,以及不得被要求或允许参与政治团体、政党骨干会议、政党代表大会或竞选活动之组织运营。这一命令

A.消灭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 B.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损害了联邦官员政治权利 D.打击了政府贪污腐败行为

11.1913年,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考生需具备国内公立大学或外国大学毕业文凭,无文凭者需经特别审查方可报考。”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明确:“学历要求放宽至高中及同等学历,无学历但有相关工作经验者,经审查合格也可报考。”1935年,国民政府修订《考试法》,进一步规定:“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可凭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这反映出民国时期文官考试

A.已基本消除考生的报考差异 B.仅通过法律形式体现平等理念

C.学历要求放宽导致质量下降 D.在报考资格上呈现平等化趋势

12.《唐律疏议·名例》序疏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以“礼制”维护君主专制政体 B.以“法治”维系国家社会基础

C.“礼法结合”的法律文化特点 D.唐朝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