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贤岭校区)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2026学年度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贤岭校区)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新校(贤岭校区)

2025-2026年高二上期11月测试(一)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里头文化二期阶段的绿松石龙形器兽面形象继承自龙山文化晚期河南新砦遗址的兽面纹,但兽面之上抛弃了其高羽冠形象,而接以山西陶寺大墓所出彩绘龙盘上长而卷曲的蛇身。这可用以佐证,当时()

A.先民文化认同增强B.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C.人们精神生活丰富D.早期国家形态逐步显现

2.齐国与赵、魏两国以黄河为界,因其所处地势较低,易受洪水之害,于是便在河岸修筑长堤,造成“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的结果;赵、魏二国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效法齐国,在河岸修筑长堤。战国时期,各国“塞防百川,各以自利”的做法

A.推动了各国水利技术的提升B.提高了各国民众的生活水平

C.折射了战国分裂割据的弊端D.对各国的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3.丁身可逃,户可逃,而资产不易隐避,土地田亩比起其他资产,更不易隐避。为了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舍人丁税而征土地税,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田庄经济的发展,舍人税地,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这对强化中央集权也是必要的。这可用来说明()

A.唐朝推行两税法的理由B.庄园经济形成的条件

C.地税对中央集权的意义D.租庸调制实行的原因

4.下表是唐朝宰相科举出身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

太宗

高宗

玄宗

代宗

宪宗

穆宗

敬宗

文宗

宣宗

懿宗

宰相总数

29

41

27

12

29

14

7

24

23

21

科举出身

3

13

18

7

17

8

6

18

20

17

所占比例

10%

31%

67%

58%

57%

57%

85%

75%

87%

81%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B.中央集权呈不断加强趋势

C.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优势D.制度变革冲击旧利益格局

5.唐朝时,“凡丞相有阙,则御史大夫以次序迁”。宋朝监察御史自“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明朝的御史巡按地方时,各省“布政以下,皆以作揖为名,日候于御史之门”。这些现象()

A.使官员监察的渠道得以拓宽B.彰显了分权制衡的优势

C.得益于台谏合一制度的确立D.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体现

6.《吕氏乡约》中记载:人之所赖于乡党者,犹身有手足,家有兄弟,善恶利害皆与之同,不可一日而无之”“惧德未信,动或取咎,敢举其目,先求同志,苟以为可,愿书其诺,成吾里仁之美,有望于众君子焉。”据此可知:宋代乡约()

A.服务于政府的基层治理B.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实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D.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7.下表是学者万明统计的洪武至成化年间(1368-1487年)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交易情况。

时间

交易情况

洪武时期(1368-1398年)

使用白银的契约占比12%其余为宝钞、实物

宣德时期(1426-1435年)

白银契约升至35%宝钞降至20%实物占45%

成化时期(1465-1487年)

白银契约达98%宝钞与实物几乎消失

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A.官方强制推行白银货币化政策B.赋税改革扩大白银使用范围

C.民间经济活动推动白银货币化D.白银来源完全依赖海外输入

8.明代地方志记载的烈女、节妇数量远超前代,她们或坚守婚约、终身不嫁,或夫亡殉节、守寡一生。如《大明一统志·风俗篇》中提到:“闽中俗重贞节,再适者不容于乡”,而嘉靖时期的《邵武府志》中也记载:“节妇断发绝粒,誓死不二适,乡党敬之”。可见当时()

A.理学开始成为统治思想B.官方重视地方县志编纂

C.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理学渗透到了基层社会

9.金瓶掣签制度既符合政治手续、法律手续,也符合宗教手续;既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又体现了西藏地方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事实,是两百多年来较合情合理、公正的方法,成为不可逾越的认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历史定制。清政府实行此制度()

A.践行因俗而治的理念B.推动宗藩朝贡体制的建立

C.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D.正式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

10.在英国攫取治外法权后,清政府视英籍华民为“天朝弃民”,不予管辖和保护;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廷秉持国际法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力争对在华英籍华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