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网络诽谤案件取证法律实务
引言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却也为诽谤行为提供了新的温床。一条虚假的诽谤信息可能在数小时内被转发数万次,对受害者的名誉、精神甚至正常生活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与传统诽谤案件不同,网络诽谤的证据多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具有易灭失、虚拟性、技术性强等特点,这使得取证成为此类案件办理的核心难点。无论是民事诉讼中受害者主张侵权责任,还是刑事诉讼中追究诽谤者的刑事责任,能否完整、合法地获取并固定证据,往往直接决定案件的走向。本文将围绕网络诽谤案件的取证实务展开,结合法律规定与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取证的法律依据、常见难点及操作要点。
一、网络诽谤案件的法律界定与取证基础
(一)网络诽谤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
网络诽谤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4条(民事名誉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诽谤罪)及相关司法解释。
从构成要件看,民事诽谤需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存在诽谤行为(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二是行为指向特定主体(可被合理识别);三是行为具有违法性(无合法抗辩事由);四是造成名誉损害后果(如社会评价降低)。刑事诽谤则在此基础上要求“情节严重”,通常包括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等情形。
(二)取证的法律依据与核心目标
网络诽谤案件的取证需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种类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6条,电子数据是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包括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以及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取证的核心目标是获取“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兼备的证据,具体包括:证明诽谤信息的内容(如具体文字、图片);证明信息的发布主体(谁发布的);证明信息的传播范围(点击量、转发量);证明损害后果(如社会评价降低的证据、精神损害的医疗记录)。
二、网络诽谤案件取证的常见难点
(一)电子证据的特性带来的挑战
电子数据的易变性是首要难点。网络信息可随时被删除、修改或覆盖,一条诽谤微博可能在受害者发现后数小时内被删除,导致原始数据灭失。例如,某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布针对他人的不实言论,受害者次日准备取证时,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此时若未及时固定,后续只能通过平台后台记录或第三方缓存数据追溯,难度显著增加。
其次是虚拟性。网络用户多使用昵称、匿名账号发布信息,部分账号未进行实名认证,导致发布主体难以直接锁定。实践中常出现“张三”使用“网络侠客”的匿名账号发布诽谤内容,受害者需通过IP地址、设备信息、注册手机号等关联信息,结合平台协助才能确定真实身份。
技术性也是重要障碍。部分诽谤信息通过加密传输、暗网发布或使用阅后即焚功能,普通用户难以直接获取;即使通过常规手段保存,也可能因不熟悉电子数据保存规范(如未保存原始载体、未记录操作过程)导致证据效力被质疑。
(二)平台协助的局限性
根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信息负有保密义务,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向他人提供用户数据。受害者自行联系平台要求提供发布者身份信息时,平台通常会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拒绝,仅在收到法院调查令或公检法机关协查函后才配合。例如,某受害者向某社交平台申请调取诽谤信息发布者的注册手机号,平台回复需提供司法机关的正式法律文书,否则无法提供。
此外,部分平台对用户发布内容的保存期限有限。例如,部分即时通讯软件的聊天记录仅在本地设备保存,平台服务器不存储历史记录;短视频平台对被删除的视频可能仅保留一定期限的后台日志(如6个月),超过期限则无法恢复,这对延迟取证的案件极为不利。
(三)受害者举证能力的不足
多数受害者缺乏专业法律知识与技术手段,在发现诽谤信息后,可能仅通过截图保存,但未记录截图时间、设备信息,未保留原始载体(如未关闭手机或电脑),导致证据被质疑“可能被篡改”。例如,受害者将诽谤微博截图保存为图片后,若未同时记录手机型号、登录账号、截图时的网络时间(可通过手机自带的“屏幕录制”功能同步记录操作过程),对方可能抗辩“截图内容不完整”或“系伪造”。
部分受害者因情绪激动,可能采取不当方式取证,如通过黑客手段侵入发布者账号获取信息,或在网络上公开传播诽谤内容以“自证清白”,反而可能因侵犯他人隐私或扩大损害范围,导致自身陷入法律风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云计算架构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7).docx
- 2025年康养管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11).docx
- 2025年欧盟翻译认证(EUTranslator)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9).docx
- 2025年注册电力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12).docx
- 2025年矫正社会工作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5).docx
- 2025年移动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5).docx
- 2025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4).docx
- 2025年艺术品鉴定评估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08).docx
- 2025年金融科技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11).docx
- 2025年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111).docx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326-2025甚高频信标导航测试仪校准规范.pdf
- JJF 1274-2025运动黏度测定器校准规范.pdf
- JJF 2326-2025甚高频信标导航测试仪校准规范.pdf
- 《JJF 1274-2025运动黏度测定器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1274-2025运动黏度测定器校准规范.pdf
- JJF 2340-2025氰化物水质在线分析仪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340-2025氰化物水质在线分析仪校准规范.pdf
- 《JJF 2340-2025氰化物水质在线分析仪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330-2025城镇燃气相对密度计校准规范.pdf
- JJF 2330-2025城镇燃气相对密度计校准规范.pdf
最近下载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Meet my family》Part A 配套课件.ppt VIP
- 揭开麻城孝感乡移民发源地之谜.doc VIP
- (38)--社区禁毒服务的工作服务中心禁毒社会工作.pdf VIP
- DL_T 724-2021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ocx VIP
- 学堂在线 大国航母与舰载机(2025秋) 作业答案.docx VIP
- 看看 ws430_原创文档.pdf VIP
- 鄂尔多斯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储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石家庄轻工业调查报告.doc VIP
- 2025年体育单招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中越春节风俗差异》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