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小麦播种技术;(一)播前准备
1.确定品种布局;
2.准备生产资料;
3.安排备耕农活、造墒:
(1)浇串茬水(收获前浇);
(2)收获后浇水。;(二)选用良种
1.冬季较冷的应选抗冻的冬性品种。
2.高产田选耐肥品种,中产田选适应性强的品种,低产田选耐瘠的品种。
(三)种子处理
1.选大粒饱满的种子。
2.做发芽试验。
3.促后熟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减少病害。
4.药剂拌种,防地下害虫。
5.浸种催芽:只用于晚茬麦,胚根不要超过种子长度的1/3,且播前要晾干。;(四)合理施用底肥和种肥
1.底肥的用量及用法
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底肥,N肥底肥应占总量的30~50%(底力高30%,底力差50%)。;(五)深耕与整地
“深耕一寸,顶上一遍粪”,“耕得深又早庄稼百样好”。力争做到齐、平、松、碎、净、墒。;(六)播种
1.播期:
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5~18℃,半冬性14~16℃,一般在10月中~11月上,播种顺序:
①冬性→半冬性→春性;
②瘦地→肥地。
③盐碱地、涝洼地→壤、沙土地;
④温度异常时,不要随意更动播种期。适期播种一般6~7天出苗。;2.播量:
①原则:
首先要根据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然后考虑播期和品种,一般“瘦田宜稀,肥田宜密,高产田又宜稀”,播期早的宜稀,冬性分蘖力强品种宜稀,反之宜密。
②以穗定蘖:
高产田冬前分蘖应是计划亩穗数的1.2—1.5倍;
一般田冬前分蘖应是计划亩2穗数的1.5—1.8倍。
③以蘖定苗:
根据冬前单株能达到的分蘖数(5~8个)计算基本苗数。
④以苗定籽;
一般高产田,基本苗8~12万,中产田12~18万,200公斤以下产量水平13~16万为宜。这里万可以改为斤,而大体进行定量(千粒重50克)。;3.行距
随着产量的提高行距逐渐加大,一般18~25厘米,根据地力、品种、播种方式及套种要求适当的调整。
4.提高播种量采用机播:
播行直,下籽匀,深浅一致(3~5厘米),覆土良好,行距稳定。
冬前苗壮:标准叶片肥厚、颜色正常、根系发达,分蘖壮,冬前主茎叶片6~7片,单株分蘖5~8个??单株次生根10条以上,年前不旺长,年后不败劲,每亩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1.2~1.5倍,一般田1.5~1.8倍。
三大二小五个蘖,十条根子七片叶(主茎),麦叶宽短颜色深,铺在地上不起身。;第二节小麦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冬前:出苗——越冬冬季:越冬——返青
春季:返青——抽穗后期:抽穗——成熟
(一)冬前及冬季管理的主要任务
1.生育特点:
是营养生长时期,长根、叶、分蘖,进入和完成春化阶段发育,营养物质供幼苗生长和贮备。
2.主攻方向:
苗全、匀、齐、壮、安全越冬,达到计划苗数和冬前蘖数。;(二)冬前及冬季管理的主要措施
(1)查苗补种;
三寸无苗为缺苗,五寸无苗为断垄。补种时用浸过一夜的种子,在小麦1~2叶期补种。
(2)疏苗使苗匀;
消除疙瘩苗,在4叶期进行为好。
(3)补栽疏密补稀;
注意浇水,踩紧。;(4)浇好冬水:注意方法,一定要浇;
(5)追施冬肥;
(6)划锄深耘,镇压;
镇压防苗过旺,生长过旺,群体过大的麦田,可在越冬前采用镇压措施,抑制分蘖生长,镇压应在午后进行,以免早晨有霜冻镇压伤麦苗。;(三)小麦冻害
小麦最易冻死是在返青前期,这是越过冬天,麦苗消耗养分较多,糖的含量降低所致。因此,切勿过早浇返青水。
防治方法:
主要是培育壮苗,增加体内特别是分蘖节细胞的糖含量。;第三节小麦春季管理;春季管理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弥补冬前的不足,或控制冬前的过旺。
春季管理是指返青——抽穗一段时间的田间管理,此期根、茎、叶、穗并进,肥水较多,肥占50%,水占40%,是争取穗大、足,壮秆不倒的关键时期。
该期的主要管理任务可概况为“三促、二防”:促早返青、早生长、培育壮苗,促进增穗、提高成穗率,促穗大、壮秆;防晚霜、防病虫害。;(一)返青期
1.生育特点和主攻方向
此期植株生长缓慢,分蘖继续增生,根系继续生长、幼穗开始分化(伸长、单棱期)。
主攻方向:
以协调地上部与根系生长的关系,促进根系生长为中心环节:
高产田:促根控蘖,提高成穗率;
中产田:促根、适当促花、保证穗数;
低产田:促根、促花、增穗。;2.管理措施
(1)镇压、划锄、深耘
(2)返青肥
(3)返青水;2.管理措施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