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专练.docxVIP

202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专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诗歌形象专练

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①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类诗歌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②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诗人)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

3.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用准确简洁的词语点出人物形象特点。一般用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征人、英雄、隐士、爱国者等)

2.分析形象。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进行分析。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3.概括形象意义(情感、理想、追求、个性等)或蕴含的哲理。(此步骤有时不涉及)

答题模板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的形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特点),诗人借此形象抒发了的情感。

二、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着自己的感情。

常见标题

或以所咏之物为题目,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内容情感

①借物自况: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借物抒怀:寄寓高尚的节操与处境的失意,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④借物说理:解说一个普世道理。

常用技法

①描写方法:正面描写(绘形绘声绘色)与侧面描写(衬托、烘托)

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用典

③抒情方法:间接抒情之托物言志、象征

二、事物形象分析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2.请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某物形象有怎样的特征。

3.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某物形象。

4.这首诗中的某物具有什么品格?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答题步骤

1.概括物象特点。?

2.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结合表现手法)。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点出物象意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或相关背景,明确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情感或表现的寓意。

答题模板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的形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特点),诗人借此形象抒发了的情感。

三、景物形象:意象类和意境类。

意象: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景物作用:

(1)点明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人物等基本信息,它多表现为多个意象(景物)组成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点明了时间是“晚上”,地点是“江边”,人物是“我和客人”,事情是“送别”。

(2)衬托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情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演奏停止了,听众却仍然沉浸在美妙的琵琶声中,这时只看到江心浸着一轮明月。这样,诗歌就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春江花朝秋月夜这些美好的事物反衬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愁苦。

(3)奠定基调、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意境。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开头两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就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冷阴森的氛围。

(4)起到结构上线索、铺垫的作用。有的意象(景物)贯穿始终,则往往成为线索,有的景物描写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古诗常见意境: 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委婉含蓄、哀婉动人、缠绵悱恻、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景物形象分析

提问方式

1.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诗中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简要赏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5.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诗或词作一赏析。

答题步骤

1.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