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头部触角与眼结构.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主讲教师:李恩佳·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昆虫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的若虫及稚虫一般都具有1对复眼。1、昆虫头部及附器——眼复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颅侧区),大多数为圆形或卵圆形,也有的呈肾形(如天牛)。低等昆虫、穴居昆虫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常退化或消失。复眼是由若干个小眼组成的。(1)复眼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1、昆虫头部及附器——眼昆虫的单眼又可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单眼只能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而不能形成物像。背单眼具有增加复眼感受光线刺激的反应,某些昆虫的侧单眼能辨别光的颜色和近距离物体的移动。(2)单眼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1、昆虫头部及附器——眼(3)了解昆虫眼的类型的意义单眼的有无、数目和位置常被用作分类特征。复眼的大小、形状、小眼面的数量也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大多数昆虫都具有1对触角。触角一般着生在头部的额区,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有的位于复眼之间。但多数幼虫和若干种类成虫的触角,前移到头部前侧方的上颚前关节附近。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表面上有许多感觉器,它的功能主要是嗅觉和触觉,有的也有听觉作用。赤眼蜂产卵时,用触角拍打寻找产卵场所(触觉)菜粉蝶通过芥子油味引导选择十字花科植物产卵(嗅觉)雄蚊触角梗节上有姜氏器(听觉),寻找雌性交配有的昆虫的触角还有抱握、保持身体平衡、吸收空气、捕食小虫等作用。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基部向端部通常可分为柄节梗节鞭节触角基部的一节,短而粗大,着生于触角窝内,四周有膜相连。触角的第二节,较柄节小。触角的端节,又由许多亚节组成,一般昆虫触角的变化是在梗节和鞭节上。(1)触角的构造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2)触角的类型A.刚毛状B.锤状C.鳃片状D.双栉齿状E.念珠状F.棒状G.栉齿状H.环毛状I.锯齿状J.丝状K.具芒状L.膝状触角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鞭节部分,其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变化很大,大致可分为下列常见基本类型。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刚毛状:触角很短小,基部1—2节稍粗,鞭节纤细,类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丝状:或称线状。触角细长如丝,鞭节各亚节大致相同,向端部逐渐变细。如蝗虫、天牛等的触角。念珠状:或称串珠状。触角各节大小相似,近于球形,整个触角形似一串念珠。如白蚁等的触角。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或简称锯状。鞭节的各亚节向一侧突出成三角形,整个触角形似锯条。如芫菁和叩头虫雄虫的触角。锯齿状或称梳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突出成梳齿,整个触角形如梳子。如绿豆象雄虫等的触角。栉齿状又称双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成细枝状,整个触角形如篦子或羽毛。如大蚕蛾、家蚕蛾等的触角。羽状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膝状:又称肘状或曲肱状。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若干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基部柄节与鞭节之间呈膝状或肘状弯曲。如胡蜂、象甲等的触角。具芒状:触角较短,一般分为3节,端部一节膨大,其上生有一刚毛状的构造,称为触角芒,芒上有时还有许多细毛。如蝇类的触角。环毛状:除触角的基部两节外,鞭节的各亚节环生一圈细毛,愈靠近基部的细毛愈长,渐渐向端部逐减。如蚊类的触角。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或称球杆状。鞭节基部若干亚节细长如丝,端部数节逐渐膨大如球,全形象一棒球杆。如蝶类的触角。棒状类似球杆状,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末端平截,形状如锤。如部分瓢甲、郭公甲等的触角。锤状鞭节的端部数节(3-7节)延展成薄片状迭合在一起,状如鱼鳃。如金龟甲的触角。鳃片状

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2、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和功能了解昆虫触角类型和功能对园林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触角的形状、分节数目、着生位置以及触角上感觉孔的数目和位置等,随昆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触角常作为昆虫分类的重要特征。有许多昆虫种类雌雄性别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触角的形状上,因此可以通过触角鉴别昆虫的雌雄。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能,可进行诱集或驱避。(3)了解昆虫触角类型和功能的意义

主讲教师:李恩佳·昆虫头部及附器——触角及眼THANKYOU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