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文知识点专题汇编大全
引言
古诗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严谨的结构,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典范,更是理解中国历史、社会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学习古诗文,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更能涵养心性,启迪智慧。本汇编旨在系统梳理古诗文学习中常见的核心知识点,从基础的字词句法,到篇章结构与表达技巧,力求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一份简明扼要、实用有效的参考资料,助力大家更深入地领略古诗文之美,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一、字音与字形
1.1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文中常见的用字现象,指的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理解通假字,是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
*特点:通假字与本字在意义上并无联系,主要是声音上的相通或相近。
*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意为高兴、愉快。“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通“早”。
1.2古今异义词
汉语词汇的意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词语在古代的意义与现代差异较大,阅读时需加以辨别,避免以今律古。
*特点:字形相同,但意义和用法在古今汉语中存在显著差异。
*示例:“走”在古代多为“跑”之意,如“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非单指配偶。
1.3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许多字词具有多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这是古诗文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特点:一个字或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甚至不同的词性。
*示例:“兵”可指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也可指士兵、军队(“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还可指战争、军事(“兵者,国之大事”)。
1.4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临时改变其基本词性和语法功能,具有另一类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见类型:
*名词作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原为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意为“驻军”。
*名词作状语: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意为“一天天”“一月月”,修饰动词“削”“割”。
*形容词作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具有某种行为或状态,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为“使……活下来”。
*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意为“认为……美”。
二、特殊句式
古汉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掌握这些特殊句式,有助于准确理解句意。
2.1判断句
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见形式:
*“……者,……也”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也”式:如“夫战,勇气也。”
*“……者,……”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字有时可省略)
*用“乃”“则”“即”“皆”“固”等副词表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用“为”“是”表判断(“是”表判断在汉代以后渐多):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2被动句
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
*常见形式:
*用“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
*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
*用“见”“见……于……”表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用“被”表被动(“被”字表被动在汉代以后逐渐增多):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意念被动(无标志被动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即“被雕刻”)
2.3省略句
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省略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省略主语: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谓语:在并列结构中常省略。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宾语:省略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略介词:介词“于”“以”常被省略。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又试之(以)鸡。”
2.4倒装句
为了强调、突出等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常见的有:
*主谓倒装: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以加强语气。如“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何以战?”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莫我肯顾。”
*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
*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私见张良,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语文藏戏单元优质教案.docx
- 员工岗位晋升申请书范文集.docx
-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汇总.docx
- 数字营销优化工具及实操范例.docx
- 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实操指南.docx
- 房地产物业维修管理操作规程.docx
- 大型水暖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
- 班级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docx
- 九年级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设计与赏析.docx
- 浙江省高中物理期末考试指导卷.docx
- 丛文警云网络报警视频一体机 CN6808 用户手册.pdf
- Cambridge剑桥 扬声器 C155 用户手册.pdf
- SMC 真空吸盘 风琴 ZP3P-JT CAT.CS100-128C 说明书.pdf
- 迷你智能手机用户手册.pdf
- Agilent Technologies (China) Co., Ltd. 分析仪器 online SPE-2DLC 应用简报.pdf
- Coolpad Coolpad酷派手机CP05COOL20Pro用户手册.pdf
- Shell 壳牌 传动油 Spirax S3 A 80W-90 说明书.pdf
- Osepp奥赛普Arduino机器人编程入门指南Osepp Block Robot Kit Osepp Robotic Kit入门指南.pdf
- JOVISION中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VMS-6100平台融视云平台慧视云平台解决方案手册.pdf
- 集成电路企业申报系统 企业操作手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