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VIP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专项训练试题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当潮来临时,江面瞬间被()(bōtāo)覆盖,声音如同()(hōngmíng)的雷声。

2.科学家经过多次()(yánjiū)发现,蝙蝠能在夜间飞行,是因为它能发出()(biānfú)波,并用耳朵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3.秋天的田野里,()(zhuāngjia)成熟了,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摆,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xìngfú)的笑容。

4.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遇到难题不要()(fàngqì),要积极向老师和同学()(qiújiào)。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8分)

1.他在转(zhuǎnzhuàn)角处看到一个风车正在飞快地转(zhuǎnzhuàn)动。

2.参(cāncēnshēn)加这次活动的人,年龄参(cāncēnshēn)差不齐,还有几位老人带来了参(cāncēnshēn)须泡的茶。

3.当(dāngdàng)时,他把这本书当(dāngdàng)作宝贝一样珍藏着。

4.这次考试,他压(yāyà)根没把压力(yāyà)放在心上,结果成绩很不理想。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1.潮()据()犹()昧()

嘲()锯()优()味()

2.跃()盼()渐()逐()

沃()扮()惭()遂()

四、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12分)

()()鼎沸()()无声()()欲聋

()云()雾()()妙算()()神通

1.以上词语中,形容声音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的有。

2.选择一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有数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再写一个)。

五、选词填空(6分)

猛烈激烈热烈

1.比赛进行得非常(),双方队员都使出了浑身力气。

2.风()地刮着,树枝被吹得东倒西歪。

3.当运动员们走上领奖台时,现场响起了()的掌声。

愿望希望盼望

4.他()自己能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5.春节到了,孩子们()着能收到心爱的礼物。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1.蝙蝠在夜里飞行,难道靠的是眼睛吗?(改为陈述句)

1.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改为“被”字句)

1.月亮挂在天空。(扩句,至少扩两处)

1.用“不是……而是……”造句。

1.修改病句: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观潮》一文按照()、()、()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其中描写潮来时景象的句子是:“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蝙蝠和雷达》告诉我们,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

3.《爬山虎的脚》中,作者叶圣陶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和(),告诉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事物的奥秘。

4.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5.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卢钺《雪梅》)

6.八月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0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