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荆轲刺秦王的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2.掌握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及其主要经过
3.理解《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记载
4.了解荆轲、高渐离、太子丹等人物的历史形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锻炼学生辩证思考历史事件的能力
4.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历史叙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古代刺客的忠义精神和牺牲精神
2.认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能动作用
3.培养学生珍视和平、反对暴政的意识
4.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人物的选择与命运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荆轲的人物形象和历史评价
3.《史记·刺客列传》的相关内容分析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意义
2.辩证分析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
3.理解古代刺客文化及其历史影响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意义
3.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重现历史场景
4.文献分析法:分析《史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
5.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制作PPT课件,包含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人物图片等
2.准备《史记·刺客列传》相关原文及译文
3.收集与荆轲刺秦王相关的历史图片、影视资料
4.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和活动方案
(二)学生准备
1.预习《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的部分
2.查找与荆轲刺秦王相关的历史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发言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地图,提问学生:秦始皇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六国的?在这个过程中,六国人民有何反应?
2.引出话题: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一些六国人士采取了非常手段来对抗秦国的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二)历史背景介绍(20分钟)
1.战国末期的国际形势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
-秦王嬴政即位后,开始大规模统一战争
-韩国首先被灭,随后是赵国、魏国等
-燕国面临秦国威胁,太子丹寻求自保之道
2.燕国与秦国的矛盾
-燕国太子丹在赵国做人质时受辱于秦王
-秦国大军压境,燕国岌岌可危
-太子丹寻求刺杀秦王的计划
3.荆轲的背景
-荆轲本是卫国人,后游历各国
-与高渐离结为知己,以击筑为生
-太子丹礼贤下士,邀请荆轲刺秦
(三)荆轲刺秦王的过程(30分钟)
1.准备阶段
-太子丹厚待荆轲,为其准备行装
-荆轲提出需要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作为见面礼
-樊於期自刎献头,太子丹为荆轲准备徐夫人匕首和药囊
2.易水送别
-太子丹和众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
-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与众人告别,踏上刺秦之路
3.咸阳宫行刺
-荆轲携带樊於期人头和督亢地图拜见秦王
-献图时,图穷匕见,荆轲持匕首刺向秦王
-秦王绕柱而逃,最终被侍卫所救
-荆轲身受重伤,倚柱而笑,大义凛然
(四)《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分析(30分钟)
1.司马迁对荆轲的记载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2.关键段落解读
-荆轲见太子丹的对话
-易水送别的场景描写
-咸阳宫行刺的详细过程
3.司马迁对荆轲的评价
-其意不徒然,欲以当报强秦耳。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荆轲怀其匕首,欲以刺秦王,秦王惊起,柱而走。
(五)历史评价与影响(25分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OK骨架油封样本.pdf VIP
- ANSI ESD S20.20-2021(完整中文版本).docx VIP
- 总经理、副总职权.docx VIP
- 《家政服务行业职业素养提升培训模式与培训机制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知识简答题110题(附答案).docx VIP
-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初步设计方案.docx VIP
- 拯救生命的小分子活性肽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矿产资源》教案.docx VIP
- 辽宁辽阳市白塔区一饭店火灾事故党课.ppt VIP
- HG-T 4687-2014 过氧化氢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