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深圳一模地理试题.docxVIP

2024届深圳一模地理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类型:A

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理2024.2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航天员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驻留期间,将首次进行舱外载荷安装、空间站维护维修及科学试验等工作。据此完成1~2题。

1.在空间站可以合成结构更均匀、性能更优越甚至地球上无法实现的理想材料,主要得益于

A.极端低温B.重力微弱

C.超强辐射D.空气稀薄

2.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太阳

A.始终呈白色B.日出呈橙色

C.始终呈黄色D.日落呈红色

地形对人口分布具有深刻影响。表1是2000—2020年中国人口在不同地形因子下的分布比重变化。据此完成3~4题。

表1

年份

海拔500m以下

起伏度140m以下

坡度7°以下

2000年

78.71%

71.19%

70.34%

2020年

79.83%

73.87%

74.12%

3.从人口分布比重变化推测,地形因子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

A.低海拔低起伏度低坡度B.低海拔低坡度低起伏度

C.低坡度低海拔低起伏度D.低坡度低起伏度低海拔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4.地形因子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包括

A.人口逐渐向地势第三级阶梯集聚

B.海拔越低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越快

C.人口水平迁移规模远超垂直迁移规模

D.山区的乡村人口就近转移到山区城镇

战略性关键矿产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或缺,同时又被赋予地缘政治色彩的一类矿产资源。图1表示中国、美国、欧盟的战略性关键矿产。据此完成5~6题。

中国

铼、钼、铁、铜、铀、硼、钾盐、石油、天然气

IⅢ

锆、铬、锰、Ⅱ镍、锡

稀土、萤石、石墨、

钨、锑、钽、钛、

钴、镓、铝、铌、

铍、铟、锗、锂、钒

铋、铪、镁、

铂族、重晶石

IV

美国欧盟

硅、磷酸盐锶、硼酸盐

碲、铷、铯砷、锌

煤炭

图1

5.形成中国、美国、欧盟战略性关键矿产种类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资源禀赋②人口数量规模

③产业结构④地域开放程度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6.中国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矿产主要集中于

A.I区B.Ⅱ区

C.Ⅲ区D.IV区

湖泊“皮肤效应”是指湖水0.5毫米厚表面温度(T,)与50厘米深处水温(T5?)的差异(T,-T?0),差值大于零为“暖皮肤效应”,差值小于零为“冷皮肤效应”。对太湖的观测表明,“皮肤效应”主要受湖水吸收的太阳辐射、湖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湖水湍流混合等过程控制。据此完成7~8题。

7.在多年平均情况下,太湖最强的“暖皮肤效应”和最强的“冷皮肤效应”分别出现在

北京时间

A.0~2点;15

文档评论(0)

新高考中考题源中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