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高中经济学常识跨国并购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跨国并购:全球经济棋盘上的关键落子演讲人

01跨国并购:全球经济棋盘上的关键落子02跨国并购的底层逻辑:为何企业甘冒风险跨洋布局?03跨国并购的“全流程拆解”:从心动到落地的关键节点04跨国并购的“双面效应”: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05中国企业的“并购之路”: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目录

2025高中经济学常识跨国并购课件

作为从事经济学教育十余年的教师,我始终相信,最好的经济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带学生触摸真实世界的经济脉搏。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跨国并购”,正是全球经济舞台上最富戏剧性的篇章之一——它既是企业扩张的“利器”,也是国家经济互动的“纽带”,更是理解全球化浪潮的关键切口。接下来,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揭开跨国并购的全貌。

01跨国并购:全球经济棋盘上的关键落子

1概念辨析:从“并购”到“跨国并购”的边界拓展提到“并购”,同学们可能会想到身边的企业合并,比如前两年本地两家连锁超市的合并。但“跨国并购”(Cross-borderMA)的特殊之处,在于交易主体分属不同国家或地区,且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跨国转移。简单来说,就是A国企业通过购买股权、资产或协议控制等方式,取得B国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这里需要区分两个易混淆概念:

绿地投资(GreenfieldInvestment):企业到海外新建工厂、研发中心等实体,属于“从无到有”的投资;

跨国并购:直接收购现有企业,属于“从有到控”的投资。

举个例子:2010年中国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100%股权,是典型的跨国并购;而2022年特斯拉在上海新建超级工厂,则是绿地投资。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并购能快速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渠道,而绿地投资需要从头建设,但可控性更高。

2历史脉络:从“萌芽”到“浪潮”的四十年演进跨国并购并非新鲜事物,但真正形成全球浪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们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把握其发展轨迹:011980s:美日主导的第一次浪潮:日本企业凭借雄厚资本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标志性资产,引发“日本购买美国”的讨论;021990s:全球化加速的第二次浪潮:欧盟统一市场、苏联解体后东欧开放,制造业和电信业并购激增,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1998年);032000s:新兴经济体崛起的第三次浪潮:中国、印度企业加入,2005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成为标志性事件;042020s:数字经济驱动的第四次浪潮:科技企业成为主角,2021年微软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创下游戏行业并购纪录。05

2历史脉络:从“萌芽”到“浪潮”的四十年演进这些浪潮背后,是技术进步(如互联网缩短决策半径)、政策开放(如各国放松外资准入)和企业战略升级(从“本土竞争”转向“全球布局”)的共同推动。

02跨国并购的底层逻辑:为何企业甘冒风险跨洋布局?

1战略动因:企业成长的“捷径”与“必选项”在课堂讨论中,有同学问:“企业为什么不自己发展,非要花大价钱收购外国企业?”这需要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分析:

1战略动因:企业成长的“捷径”与“必选项”1.1技术突破:缩短研发周期的“跳板”技术壁垒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以中国半导体行业为例,2016年清华紫光试图收购美国美光科技(全球第三大内存芯片商),虽因政治因素受阻,但其动机清晰——通过并购快速获取存储芯片核心技术。数据显示,企业自主研发一项核心技术平均需要5-8年,而通过并购获取同类技术仅需1-3年。

1战略动因:企业成长的“捷径”与“必选项”1.2市场扩张:打破地域限制的“通行证”当本土市场饱和时,跨国并购是打开海外市场的高效方式。2017年海尔以55.8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GEAppliances),看中的正是其在美国市场30%的份额和8000万家庭用户基础。若海尔自建渠道,仅终端门店铺设就需至少3年,而并购后第二年其北美市场收入就增长了18%。

1战略动因:企业成长的“捷径”与“必选项”1.3品牌升级:提升全球认知的“加速器”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收购国际知名品牌能快速提升全球竞争力。2018年复星国际收购法国百年旅游品牌“地中海俱乐部”(ClubMed)后,借助其全球26个国家的度假村网络,将自身从“本土综合集团”升级为“全球文旅服务商”,品牌价值在2023年全球品牌500强中提升了47位。

2经济动因:成本与收益的“精密计算”企业决策的核心是“成本-收益”分析,跨国并购的经济逻辑体现在三个层面:

2经济动因:成本与收益的“精密计算”2.1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的“杠杆”制造业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生产链,能显著降低边际成本。2019年中国潍柴动力收购德国凯傲集团(全球第二大叉车制造商)后,将自身在发动机领域的优势与凯傲的传动技术结合,新研发的叉车油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60490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