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肇庆二模语文答案.docxVIP

2024届肇庆二模语文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肇庆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语文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20

答案

D

B

A

D

C

BDE

C

D

B

B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错在张冠李戴。“这些举措注重形式大于实际”是材料一作者黄仁宇的看法,不是孔子的看法。

2.【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错在强加因果。原文为:“周天子利用或采用一级一级的分封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家天下统治网……分封政治制度安排的主要目的就是‘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封建制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化制度化的基本模式。”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3.【参考答案】A

【解析】A项讲的是从政人员对自我的要求,与材料所讲的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没有关联,不能用于支撑材料观点。

4.【参考答案】①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度,并在文末总结指出周朝创造了封建制度,并谈及了其对后世的影响;②材料二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包括分封制的分封对象和目的,宗法制的目的、实质和具体内容等,最后将分封宗法制合在一起进行总结阐述。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论证语言方面:①材料一作者常用短句体现思维的周密和转换,比如“事实上这种方格在地图上也画不出来,况且当时西安也不是全国的中心。可是这间架性的观念则不难领会”。另外,作者的论证深入浅出,仿佛在与读者对话;②材料二中,作者擅用长句,如“统治阶级在连续地为这种政治逻辑和政治状态进行统治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这种政治逻辑和政治状态进行各种政治合理化说明,以期世世代代的巩固和完善”,且擅用表层次的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来体现思维的整饬和层次感,体现了学术论文的严谨性。

论证方法方面:①材料一采用了对比论证,与西方的“封建”进行了对比,突出周朝封建制的特点;②材料二使用了引用论证,如引用“封诸侯,建同姓”“选???明德,以藩屏周”等句子来证明观点。

[6分,论证语言方面4分,每点2分;论证方法方面2分,每点1分。

高三·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第1页(共6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参考答案】D

【解析】小说中,老侯和六叔交情深厚,两人都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两人的命运并

没有构成对比,作者也没有暗含褒贬。

7.【参考答案】C

【解析】C项,六叔“生活百无聊赖”说法错误,六叔热爱山中生活,不想搬迁到城里,

并没有百无聊赖。

8.【参考答案】①六叔善良和气。例如在老侯修建大坝的艰难时候,给老侯做帮手;请摆渡人锅代上岸喝茶。②六叔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例如他是桃岔的人尖子,会唱多种戏,扮啥像啥;还会编虾笼、撑船。③六叔认真能干,有责任心。例如他在修建大坝时,带着装卸工队,“随时待命”;“骑着自行车从省城翻越秦岭,将图纸上的路况标记一处一处核对了一遍”。④六叔乐观豁达、坚韧自强。虽然瘸了一条腿,但六叔在山中自力更生,种地捕鱼、撑船收麦。

[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①小说是对生活的还原。本篇小说写了桃岔因建设大坝而搬迁的故事,重点塑造了六叔这样一个乡土能人,他会秦腔,勤劳能干,在大坝建设过程中甘愿付出,却在大坝建成后不愿离开故土,还原了秦岭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部分人的真实生活。②小说是对生命的落实。六叔的生命与湖与山深深地联结在一起,他不愿意做“省城人”,深深眷恋故土,这是他的生命追求。③小说是对精神的折射。六叔对乡土的眷恋,老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大坝的眷念,无不体现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小说将这些精神融入在对故事的叙述和对人物的塑造中。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参考答案】BDE

【解析】正确断句为: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

11.【参考答案】C

【解析】“十二天干与十地支”说法错误,应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

12.【参考答案】D

【解析】认为“谋反的只是安禄山,将士们并不想谋反”的是杨国忠,不是封常清。

13.【参考答案】

(1)其他将领都不知道这件事,只是对安禄山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喂饱战马,磨利兵器感到奇怪。

[4分。莫之知:宾语前置;怪,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觉得……奇怪;飨,招待、款待;“莫之知”“怪”“飨”各1分,大意1分

文档评论(0)

新高考中考题源中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