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个案护理.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期:

演讲人:XXX

小儿高热惊厥的个案护理

目录

CONTENT

病例简介

01

年龄与性别

患儿为2岁8个月男性,体重12.5kg,身高90cm,生长发育曲线位于同年龄组50百分位。

家庭环境

独生子,父母均为健康职业人群,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居住环境整洁且通风良好。

疫苗接种史

已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全部基础疫苗接种,包括百白破、麻疹、乙肝等疫苗,接种后未出现异常反应。

患者基本信息

患儿6个月大时曾患幼儿急疹,1岁时因轮状病毒感染住院3天,其余时间健康状况良好,无慢性疾病史。

既往病史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轻度皮疹反应史,未发现其他药物过敏情况。

药物过敏史

母亲幼年时有2次高热惊厥史,外祖母有癫痫病史,目前药物控制良好。

家族惊厥史

病史回顾

发作诱因

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唇发绀,持续约3分钟,发作后嗜睡30分钟。

发作表现

急救处理

家长立即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未进行掐人中等不当干预,急诊入院后查体见颈软,布氏征阴性,病理征未引出。

本次发作前3小时测得腋温39.2℃,伴轻微流涕,无咳嗽呕吐等前驱症状,家长正准备给予退热药时突发惊厥。

发作情况描述

临床评估

02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动态监测

血压与灌注指标

呼吸与循环评估

每小时记录肛温或耳温,观察热型及波动规律,警惕超高热(41℃)对脑细胞的损伤风险。

持续监测呼吸频率(观察有无呼吸急促或暂停)、心率(注意是否合并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及血氧饱和度(维持SpO295%)。

通过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2秒)和四肢末梢温度评估外周循环,警惕休克早期表现如脉压差缩小。

神经系统检查

意识状态分级

采用AVPU量表(Alert,Voice,Pain,Unresponsive)或Glasgow儿童昏迷评分,记录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及肌张力变化。

病理反射筛查

检查巴宾斯基征、踝阵挛等锥体束征,评估有无脑膜刺激征(颈抵抗、克氏征阳性)。

惊厥特征记录

详细描述发作形式(全身性强直-阵挛或局灶性)、持续时间、是否伴尿失禁或舌咬伤,排除癫痫持续状态(5分钟)。

并发症筛查

脑水肿预警

观察有无喷射性呕吐、前囟膨隆、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行急诊头颅CT。

代谢紊乱检测

完善血培养、CRP/PCT、尿常规及胸片,鉴别化脓性脑膜炎、尿路感染或肺炎等原发病因。

急查血气分析(关注pH、乳酸)、电解质(低钠/低钙血症易诱发惊厥)及血糖(排除低血糖性惊厥)。

感染源定位

护理诊断

03

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患儿因感染或其他病因导致体温异常升高,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持续高热引发并发症。

高热惊厥可能导致患儿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症状,需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并记录发作持续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

主要护理问题

呼吸道管理困难

惊厥发作时患儿可能出现舌后坠或分泌物增多,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或辅助通气支持。

家长焦虑与知识缺乏

患儿家属可能因突发惊厥产生恐慌情绪,需提供心理支持并指导家长掌握基础急救措施及预防复发的方法。

长时间或频繁惊厥可能影响脑细胞代谢,需通过脑电图、影像学检查排除脑炎、癫痫等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脑损伤风险

发作期间患儿呕吐或分泌物阻塞气道风险增高,护理中需侧卧位摆放并备好负压吸引设备。

误吸与窒息风险

01

02

03

04

根据患儿年龄、既往发作史及家族史评估再发可能性,制定针对性预防方案,如提前使用退热药物或抗惊厥药物干预。

惊厥复发风险

退热药或镇静剂可能引发胃肠道刺激、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需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并监测生化指标。

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风险评估

优先级设定

生命体征稳定为首要目标

优先处理高热及惊厥发作,通过冰敷、温水擦浴等方式快速降温,必要时静脉注射地西泮控制抽搐。

并发症预防为次级重点

定期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肌张力,预防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继发问题。

家属教育与心理支持

在病情稳定后,向家长解释疾病机制、家庭护理要点及复诊指征,减轻其焦虑情绪。

长期随访管理

对反复发作患儿建议神经专科随访,完善遗传代谢病筛查或脑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

护理干预

04

立即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必要时使用吸痰设备辅助清理。

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或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以防皮肤刺激或中毒。

遵医嘱静脉注射地西泮或咪达唑仑等抗惊厥药物,密切监测患儿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防止药物过量抑制呼吸中枢。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将患儿置于软垫上避免碰撞伤,抽搐时不可强行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损伤。

急性期处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物理降温干预

药物控制惊厥

环境与体位管理

体温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