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营养需求与栽培技术.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你们认识很多食用菌吧?

;你认识常见的药用菌吗?;你知道吗?

这么多的食用菌、药用菌,它们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需要哪些营养条件?;;一.C源

1.概念

供给食用菌碳素营养的含碳物质叫碳源。

2.功能

①构成菌体物质;②菌体能量来源;③能调节新陈代谢。;一.C源

3.种类:

糖类:单糖、双糖、多糖…

有机酸:糖酸、

气体:CO2

碳酸盐

棉子壳、木屑、玉米芯和麸皮等;一.C源

4.吸收:

单糖、双糖、有机酸、醇类等小分子物质可直接吸收,吸收利用较快;多糖类等大分子物质需经食用菌分泌的胞外酶分解后才能利用,因而吸收较慢。;一.C源

5.来源:一般利用农业上的废弃物。

6.加糖:上述化合物分解较慢,为了促进菌丝生长,在配制母种培养基时应添加适量的低分子碳水化合物。;二.N源

1.概念:供给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氮素来源的含氮物质。

2.功能:食用菌合成蛋白质、核酸和酶类的主要原料。

3.种类:

①有机氮: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

②无机氮:铵盐、硝酸盐等;二.N源

4.吸收:蛋白质类营养不能被食用菌菌丝体直接利用,必须经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

5.来源:麸皮、米糠、尿素、豆饼、玉米粉、黄豆粉、花生饼粉、棉籽饼、蚕蛹粉等。培养料中的总含氮量应控制在0.016%-0.064%。;二.N源

6.培养用氮:马铃薯煮汁、酵母汁、玉米浆、蛋白胨。

说明:不同食用菌氮源利用能力、种类不同,但大部分吸收利用木屑和棉子壳的能力较强。;二.N源

7.C/N:

要使食用菌栽培成功,仅提供必需的氮素和碳素是不够的,还需注意碳、氮比例(C/N)一般来说:营养生长阶段C/N以16~24∶1为好,而生殖生长阶段则以30~40∶1为好。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对最适C/N比需求不同,一般草腐性菌的C/N大,而香菇及珍稀菌的C/N较小。

;段木栽培:用段木栽培食用菌时,由于段木中C/N过高,一般达260∶1,所以菌丝生长缓慢,发菌期长,而在袋料栽培食用菌过程中,由于人们根据食用菌对营养的要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较适宜菌丝生长和子实??分化,故出菇早,产量高。(生物效率较高);三.水

1.水分

水是食用菌的重要营养物质和组分。

各种食用菌鲜菇的水分含量大都在90%左右。

一般培养料含水量在55%-65%,料水比一般在1:1.2-1.3左右。

水质也有影响,海水香菇产量只有淡水产量的50%-80%,所以,不宜用海水栽培香菇。;2.湿度

培养期间必须经常喷水或采取注水等措施补水。菇房要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需要量少,一般65%(培养料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60~70%)。培养料和段木内水分就够,故前期一般不需浇水;

;2.湿度

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量大,一般85~90%(此时若RH(相对湿度)过低,不但子实体长不大,而且易枯萎,但若湿度过高(95%),又容易发生各种杂菌和病害),需浇水。;四.矿物营养(无机盐)

1.种类

(1)大量元素:如:P、K、Mg、Ca等,需要量大,一般100~500mg/升,通常需添加K2HPO4、KH2PO4、MgSO4等。

;1.种类

(2)微量元素:如:Fe、Zn、Mn等,需要量少,一般0.01mg/升。水和农副产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通常不需另行添加。;2.来源

KH2PO4、MgSO4、石膏(CaSO4)、过磷酸钙、CaCO3等。

3.主要功能

构成菌体的成分;作为辅酶或酶的组成成分或维持酶的活性;调节渗透压、氢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等。;五.生长因子

1.概念:能调节微生物代谢的微量物质。

2.种类:维生素、氨基酸、核酸碱基

在食用菌栽培中较重要的是维生素。

维生素:主要有硫胺素(VB1)、核黄素(VB2)、泛酸(VB3)、生物素(VH)、吡哆醇(VB6)等。;3.来源

维生素类物质在马铃薯、麦芽、酵母、米糠、麸皮中都有,用这些物质作培养基时,一般不需要另行添加。

注:维生素类物质不耐高温,温度超过120℃时,易被破坏,故用这类物质作培养基灭菌时,应注意温度不宜过高。;3.来源

生长激素:在食用菌生产中,常用的生长激素有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