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小结.docxVIP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小结.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小结

同学们,第四单元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告一段落。本单元的课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引领我们在文字间感受赤子之心,体悟家国大义。下面,我们一同梳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巩固学习成果,为后续的语文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一、单元主题与核心素养

本单元围绕“爱国”与“责任”展开,通过不同体裁的文章,展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学习本单元,旨在引导同学们:

1.感受家国情怀:体会课文中人物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与忠诚。

2.提升阅读能力:学习通过关键语句、人物言行及环境描写,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增强表达能力:能够结合具体事例,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感悟。

二、重点生字词积累

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本单元要求会写和会认的字词依然需要同学们下功夫掌握。

1.生字认读与书写:

*注意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如“陵”与“凌”,“胎”与“苔”。

*关注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的读音,例如“将”(jiāng/jiàng/qiāng)、“量”(liáng/liàng)。

*掌握难写字的间架结构,如“祭”(上部左右匀称,下部“示”的竖钩要有力)、“熏”(注意中间部分的笔顺)。书写时务必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词语理解与运用:

*重点词语:如“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满腔怒火”、“斩钉截铁”、“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气壮山河”等。

*学习方法:不仅要理解词语的本义,更要结合课文语境体会其引申义或比喻义,并尝试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灵活运用。例如,“斩钉截铁”一词,在《狼牙山五壮士》中形容五壮士的决心非常坚定,毫不犹豫。

三、重点课文梳理与理解

(一)《古诗三首》

1.《示儿》(陆游):这是一首绝笔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

*重点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体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和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拓展: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其爱国诗作的背景,有助于更深刻地体会诗歌情感。

2.《题临安邸》(林升):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通过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统治者的愤慨。

*重点理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以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揭露了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则辛辣地讽刺了他们忘记国仇家恨、苟且偷安的丑态。

3.《己亥杂诗》(龚自珍):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渴望变革、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重点理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描绘了当时社会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诗人的痛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则展现了诗人渴望打破沉闷、呼唤变革、期待济世英才的豪情。

(二)《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先生的这篇千古雄文,气势磅礴,热情洋溢,歌颂了少年的蓬勃朝气和国家的光明未来。

1.重点句段理解: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点明少年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强调了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中将少年中国比作“红日”、“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等,这些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少年中国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2.语言特色:多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富有感染力。朗读时要注意体会这种激昂的情感。

3.主旨感悟: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内涵,激发作为新时代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圆明园的毁灭》

本文以沉痛的笔触叙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慨。

1.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详细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展现其“万园之园”的辉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具体描述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残暴行径。

2.写作特点:通过昔日辉煌与今日废墟的对比,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愤怒,从而深化主题。

3.情感体验: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四)《狼牙山五壮士》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英雄史诗,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英勇抗击日寇,最后跳崖牺牲的壮举。

1.情节脉络: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2.人物形象分析:通过对五壮士动作、语言、神

文档评论(0)

小女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