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马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方案 ().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快速路一横线歇马至蔡家段中梁山歇马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其澄清、补充文件。重庆市快速路一横线歇马隧道土建施工合同文件。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文件及相关参考资料。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

设计说明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有关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及环境保护的规范及规定。

国家、重庆市及本行业其他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

投标书承诺的以及施组制定的本隧道安全、质量、工期目标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国家和当地地方法令、法规具体规定。

我集团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设备能力

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新建歇马隧道为重庆市五横、六纵、一环、七联络快速路系统中一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穿越中梁山,在碾子岗出隧道,施工区域划分为进口段与出口段,进口段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文凤村,出口段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

歇马隧道左线长4187.46m,左线起讫里程桩号:ZK6+085-ZK10+272.46;右线长4150m,右线起讫里程桩号:YK

隧道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双洞单向行驶、双向六车道。

2.设计速度:80km/h。

3.隧道路面设计荷载:公路I级荷载。

4.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加速度0.05g(基本烈度Ⅵ级);

5.限界净宽:隧道单洞限宽13.75m(紧急停车带除外),限高5.00m。

隧道洞身段围岩为Ⅲ、Ⅳ、Ⅴ级,其衬砌类型为ⅢPTA型、Ⅲ紧PT型、Ⅳ紧PT型、ⅣPT型、ⅣFWS型、ⅤFWS型,VJQ型、VPT型,其长度见下表。

Ⅲ级围岩(m)Ⅳ级围岩(m)Ⅴ级围岩(m) 合计长度(m)

左线 1795 1867 525.464187.46

右线 1834 1801 5154150

二)、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高谷深,岭谷相间。隧道穿越的中梁山为狭窄的条状低山,北北东向延伸,延伸方向与地质构造线方向一致,海拔高程300?1000m。

地形由窄条状山脉和丘陵谷地组成。由西向东分布有沥鼻山、缙云山、中梁山、龙王洞山四条山脉,其间为宽缓的丘陵谷地。山脉两侧地势陡峻,多形成陡坡和峻坡,山脊高程700?1000m,最高峰为皮家山,高程为1312.1m。山脉之间宽阔的丘陵谷地相对低缓,丘顶高程250?450m,最低点为嘉陵江童家溪出境处175m。

地貌格局与区域构造线相吻合,沿NNE方向展布,且向斜成丘陵,背斜成山,呈隔挡式构造。受岩性控制,背斜轴部的石灰岩、白云岩形成岩溶槽谷,坚硬的须家河砂岩组成单面山,侏罗系红层组成丘陵,形成本区多样化的地貌景观

2、地质岩性

隧址区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台地东南,它属于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四川台坳的川东陷褶束(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之南部。川东陷褶束主要构造由一系列的北东?北北东向的近于平行的不对称的线形的梳妆或箱状褶皱束组成。褶皱的背斜紧凑狭窄,向斜开阔平缓。断裂多为高角度(50-80度)走向逆冲断层,且多为南东东向北西西逆冲。扭性断裂斜交地层走向,北东组较北西组发育,扭动特征明显,北东组断裂顺时针扭动,北西组作逆时针扭动。向斜中未发现断层。

3、地层岩性

隧址区地层主要为一套海相与浅海相碳酸岩盐、碎屑岩和内陆相碎屑岩沉积;出露的地层除白垩系、第三系缺失外,自三叠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隧址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的上沙溪庙组(J2s)、下沙溪庙组(J2xs)、新田沟组(J2X)、自流井组(J1-2Z)、珍珠冲组(J1Z);三叠系的须家河组(T3Xj)、雷口坡组(T21)、嘉陵江组(T1j)、飞仙关组(T1f);第四系零星分布,厚度不大,主要为崩坡积(Q4coll+dl)、残坡积物(Q4ell+dl)。

岩性有砂岩、泥质岩、灰岩、页岩、岩溶角砾岩、白云岩等。灰岩、白云岩、岩溶角砾岩等碳酸岩盐主要出露于背斜轴部,呈长条状展布;砂岩、泥质岩等主要出露于背斜两翼。

4、水文特征

隧址

文档评论(0)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写作,定制,如有需要请联系。谢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2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