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预案总则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实验室等场景中,工作人员因职业活动接触病原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导致的暴露,包括锐器伤、体液/血液暴露、呼吸道暴露、皮肤黏膜暴露四大类。
(二)核心目标
快速响应:暴露发生后30分钟内启动应急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规范处置:按分级处理原则,确保每一步操作符合防护规范;
全程追踪:建立暴露人员健康档案,完成后续监测与干预;
风险管控:定期开展培训与演练,减少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
(三)组织架构
角色
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由科室负责人/院感科主任组成)审批预案、协调资源、监督执行
应急处置小组
(由医护人员、院感专员组成)现场处理、指导暴露人员就医、记录上报
后勤保障组
储备应急物资(消毒用品、急救药品、防护装备)、保障转运通道
二、职业暴露分级与风险评估
(一)暴露分级(依据《职业暴露感染风险评估指南》)
暴露类型
一级暴露
二级暴露
三级暴露
锐器伤
表皮划伤,无出血
皮肤破损伴少量出血
深部伤口、出血量大,或被污染针头直接刺入血管
体液暴露
完整皮肤接触少量体液(如唾液、汗液)
破损皮肤/黏膜接触体液,或完整皮肤接触大量体液
破损皮肤/黏膜长时间浸泡于体液,或体液进入呼吸道/消化道
呼吸道暴露
未佩戴防护口罩,短暂接触疑似/确诊患者(<15分钟)
佩戴普通医用口罩,接触患者≥15分钟,或处于气溶胶环境(如吸痰现场)
未佩戴防护口罩,处于高浓度气溶胶环境,或患者咳嗽飞沫直接喷溅面部
(二)风险评估流程
确认暴露源:①若为患者,立即核查其传染病筛查结果(乙肝、丙肝、艾滋病等);②若为未知暴露源(如废弃针头),按“高风险病原体”处置;
评估暴露程度:根据上述分级标准,确定暴露级别;
判定风险等级:①低风险:一级暴露+暴露源无传染病;②中风险:二级暴露+暴露源病原载量低(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病毒DNA阴性);③高风险:三级暴露+暴露源病原载量高(如艾滋病病毒载量>10000copies/mL)。
三、应急处理流程(分“现场处置-就医干预-后续监测”三阶段)
(一)现场处置(暴露后0-30分钟,关键步骤)
1.锐器伤/皮肤破损暴露处理
graphLR
A[立即停止操作]--B[挤压伤口]
B--C[冲洗消毒]
C--D[覆盖保护]
D--E[上报登记]
挤压伤口:在伤口旁端(远离心脏方向)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禁止直接按压伤口),持续1-2分钟;
冲洗消毒: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5分钟,再用75%乙醇或0.5%聚维酮碘消毒,作用30秒;
覆盖保护: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避免二次污染;
上报登记: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或应急处置小组报告,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记录暴露时间、地点、类型、暴露源信息)。
2.体液/黏膜暴露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流动清水+肥皂清洗接触部位3分钟,再用75%乙醇消毒;
黏膜接触(如眼睛、口腔):①眼睛: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避免揉搓;②口腔:用清水或0.05%含氯消毒液漱口3次,每次30秒;
衣物污染:污染衣物单独存放,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若有明显血迹,消毒液浓度提升至1000mg/L。
3.呼吸道暴露处理
立即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远离暴露环境,至通风良好区域;
若未佩戴口罩,立即用清水漱口、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更换干净衣物;
监测体温及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胸闷),每2小时记录1次。
(二)就医干预(暴露后30分钟-24小时)
就医流程:暴露人员携带《职业暴露登记表》,前往院感科或指定医疗机构(如传染病专科医院)的职业暴露门诊就诊;
干预措施(根据暴露源类型):
暴露源类型
干预措施
注意事项
乙肝病毒
①若暴露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无需特殊处理;②滴度<10mIU/ml或阴性: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后续按“0、1、6月”完成全程接种
乙肝免疫球蛋白需在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越早效果越好
艾滋病病毒
①高风险暴露:立即启动暴露后预防(PEP),服用三联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拉替拉韦),连续服用28天;②中低风险暴露:根据医生评估决定是否用药
PEP启动时间不晚于暴露后72小时,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结核分枝杆菌
①暴露者无结核病史: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3个月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S∕T 714-2020 铝合金建筑型材有机聚合物喷涂工艺技术规范.pdf
- 第十三章+电能和电功率(复习课件)物理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放射性勘探》课件.ppt VIP
-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标准+GB+50421-2018》详细解读.pdf
- 九年级物理上册综合能力测试题.pdf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行政领导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VIP
- 初二下册物理力学练习题.doc VIP
-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和搜救雷达应答器性能要求.pdf VIP
- GB∕T 2421-2020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可复制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