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孔瑜?出处:常州三中网站

【学习目标】

1、对本文“而”“之”“以”典型虚词用法的掌握、特殊句式;

2、对陶渊明及作品、思想、风格等的了解。

3、学习通过鉴赏景,解读作者内藏的感情。

4、辩证认识陶渊明(归隐的选择、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对本文“而”“之”“以”典型虚词用法的掌握、特殊句式;

2、对陶渊明及作品、思想、风格等的了解。

3、辩证认识陶渊明(归隐的选择、现实意义)。

【学习指导】

诵读法,分析与综合,研讨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小县令,有一天突然不想做官,就辞官回家了,这原本是一件小事,为什么却在漫漫时光中落下阵阵余晖,让今天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归去来兮辞》。

二、文化常识

(一)作者介绍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陶渊明的人生分两个阶段,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的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亍八丶蚬螅凰绞律瞎佟?で捕接手料兀舭子κG碧驹唬骸岵荒芪宥访渍垩孪缋镄∪诵?!’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归去来兮辞》(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

《归园田居》(公元406年,陶渊明42岁)

《饮酒》(公元417年,陶渊明53岁)

《桃花源记》(公元422年,陶渊明58岁)

★作者评价

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

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

★历史影响有三:

开创者:田园诗派第一人,真心弃官归隐第一人!

实力派偶像:名家追随,众人膜拜

建筑大师: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超然物外”“独立人格”

(二)释题

1、归去来兮辞

归去:回去;来兮:语气助词,无实义;辞:文体。

2、辞

辞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又因屈原写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

其特点是:①句式散化,一般押韵。②两句一组,四句一节。③六字句为主,一般每句三拍。

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讲究铺排。而辞仍是诗,重在抒情。?

《归去来兮辞》在行文和抒情方式上,继承了楚辞的传统,类似于长篇抒情诗,诵读时要注意节奏和韵律,读出其中饱满的感情。

本文共有?60?句。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做稍长停顿。这既是对文章节奏的审美体验,也是对文字所蕴含情感的品味。

三、文本鉴赏

(一)小序部分

1、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程氏妹丧于武昌”。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原因。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他发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便弃官归田。正如朱自清先生在《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中指出的那样:“妹丧固是登椋灰嗳ブ揪镁觯式宕思鼻笞悦猓写室远郧子鸭爸词抡叨!?

2、序文部分语言特点

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序以叙述的表达方式交代了作者就职的经过、辞官的原因以及写作背景、时间,而辞赋是对序的诗化铺陈曼衍,对序的抒情表达。

(二)正文部分

1、做官往往是封建社会士阶层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首选之路,身在仕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3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