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xVIP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吴越春秋》中记载的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灾。这是一首反映我国原始社会人民劳动生活的诗歌,描写了他们砍竹、接竹、制出狩猎工具,然后用弹丸去追捕猎物的整个劳动过程。下列符合该社会阶段特征的有()

①氏族是当时人们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氏族长和军事首领都享有绝对特权 ④金属工具在当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秦汉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和稳固使得封建社会的租佃制度有了初步发展。《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表明在当时,普通百姓租佃地主豪民土地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而且租率很高,达到了十分之五。可见()

①农民能较自主地劳动,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土地私有、君主专制

④地主阶级以收取地租的方式剥削和奴役农民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容“工人的个人消费,只不过是维持自己的劳动力的运转,这同役畜要吃饲料,机器要上油一样,已成为再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要素。”随着剥削的加重,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资本家在生产中占有了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始终都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总根源

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被剥削的根本所在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长期发展过程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其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共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归私人占有 ②都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③劳动者们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16世纪,英国学者莫尔在《乌托邦》里描述,“从那时起,贪馋无厌的人一下子把几千英亩的土地,用一条篱栅圈围起来,佃农从地上被逐出,最后被迫进入工厂”,他提出未来社会应实行财产公有,大家都热心公事,“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都富裕”。这些描述()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本性

③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④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7周年。这177年,人类社会经历无尽的风云变幻,但始终不变的是人民对和平幸福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共产党宣言》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关于《共产党宣言》,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预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②其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主张阶级调和,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目标

④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探索复兴之路,前仆后继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创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进行的战略思想: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相同

③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决定了当时的基本国情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巨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使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标志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④领导中国人民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出自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狱中题壁》。通过这首诗内容及其背景,可以看出()

①由于人民的不断抗争,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有所改善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性

③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民族复兴之路不屈不挠、前赴后继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个体农业,主要遵循自愿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