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复杂断块油藏调整井井底位移精准控制技术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为例
一、引言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作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重要油藏,历经多年高强度开发,已步入开发中后期。该区域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破碎,断层交错,地层条件极为复杂。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地层压力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呈现出压力分布不均的态势,不同区域的地层压力系数差异显著。同时,八区地层裂缝发育,裂缝走向、密度和开度变化无常,这不仅影响了地层的渗流特性,也使得地层压力的预测和控制难上加难。
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八区开展调整井作业时,井底位移的有效控制成为关键难题。井底位移超限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如加剧井间干扰,导致注入水或产出液在井间异常流动,影响油藏的整体开发效果;降低储层钻遇率,使调整井无法精准穿透目标储层,造成资源浪费和开发效益下降。因此,为了确保八区调整井的高效实施,提高油藏开发的整体效益,系统研究井底位移控制技术具有紧迫的现实需求和重要的工程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八区地质特点,研发针对性的控制技术,不仅能为八区后续开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也能为国内外同类复杂断块油藏的调整井工程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二、八区调整井地质特征与井底位移控制挑战
(一)复杂地质条件分析
八区调整井所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给井底位移控制带来了诸多挑战。多压力系统共存是该区域显著的地质特征之一。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纵向上发育2个以上压力系统,侏罗系及以上地层压力系数处于0.8-0.9的较低区间,这意味着这些地层的承压能力相对较弱。而目的层段由于裂缝发育以及长期注水开发的影响,局部存在异常高压,压力系数高达1.2-1.4。并且,在横向上压力分布不均,这使得安全钻井泥浆密度窗口仅为0.1-0.2g/cm3。如此狭窄的密度窗口,使得在钻井过程中,一旦泥浆密度调配稍有偏差,就极易诱发喷漏等复杂情况。例如,当泥浆密度过低时,无法有效平衡地层压力,可能导致溢流现象的发生;而当泥浆密度过高时,又可能压漏地层,引发井漏事故。这些喷漏复杂情况不仅会增加钻井作业的风险和成本,还会对井底位移控制造成严重干扰,使得位移控制难度大幅增加。
该区域储层以次生溶孔和高角度构造缝为主。裂缝密度达到7.5条/m,缝宽在0.025-0.3mm之间,天然裂缝段厚度占比为1.45%-10.46%。裂缝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裂缝漏失压力与地层压力接近,这使得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密度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井壁失稳。当钻井液密度高于裂缝漏失压力时,钻井液会大量漏入地层,导致井内液柱压力下降,进而引发井壁坍塌;而当钻井液密度低于地层压力时,地层流体则会涌入井内,同样会影响井壁的稳定性。井壁失稳会破坏井眼的规则性,使得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受力不均,从而影响轨迹稳定性,增加井底位移控制的难度。
构造应力与地层倾角对井底位移控制也有着重要影响。八区基底倾角为13°,顶面倾角6.5°,而北部南白碱滩断裂带附近地层倾角更是高达20°-75°。如此大的地层倾角使得该区域造斜能力极强,在直井段钻进时,极易发生自然偏斜。为了确保调整井的正常钻进和后续开发效果,需要严格控制井斜角≤5°,井底水平位移≤50m。然而,在实际钻井过程中,要在这种大倾角地层中实现如此严格的井斜和位移控制要求,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地层的自然造斜趋势会使钻头偏离预定轨迹,增加了轨迹控制的难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加以应对。
(二)井底位移控制核心难点
地层压力动态变化是干扰井底位移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八区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场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导致地层压力亏空与憋压区并存。目前,主要依靠邻井资料外推法来预测地层压力,但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以及注水开发的动态变化,这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存在明显不足。例如,不同井之间的地层连通性、渗透率等存在差异,使得邻井资料难以准确反映目标井的地层压力情况。预测精度不足容易造成钻井液密度设计偏差,当钻井液密度无法准确平衡地层压力时,就可能引发井壁坍塌或溢流等问题。井壁坍塌会导致井眼变形,影响钻具的正常运行和轨迹控制;溢流则会改变井内的压力平衡,同样对轨迹控制精度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井底位移控制。
在裂缝性地层中,井眼轨迹极易发生漂移,这是井底位移控制的又一核心难点。高角度裂缝的存在使得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受力不均,在造斜段,这种受力不均会导致井斜变化率难以控制。当钻头遇到裂缝时,由于裂缝两侧的岩石力学性质不同,钻头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力,从而使井斜方向发生改变。在处理裂缝漏失时,往往需要调整循环参数,如降低泵压、减少排量等。然而,这些循环参数的调整又可能引发轨迹偏移,因为循环参数的变化会影响钻井液的携砂能力和对井壁的冲刷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墨炔:革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docx
- 情绪调色盘下的学习判断:多维视角与影响机制探究.docx
- 屈曲约束支撑:原理、研究进展及抗震加固工程应用.docx
-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制约因素剖析与发展对策探究.docx
- 靶体宏细观结构对低速侵彻响应的影响:实验与数值双重解析.docx
- 负载脱细胞原生软骨的光交联明胶水凝胶:特性剖析与体内软骨修复效能探究.docx
- 长雄蕊野生稻分蘖与枝梗角度的QTL定位及遗传解析:探寻产量与抗性改良的遗传密码.docx
- 克氏原螯虾活性肽的酶法制备工艺与活性解析.docx
- 清气化痰汤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咳嗽:基于临床实践的疗效剖析与机制探究.docx
- 家用间歇型慢滤池:性能剖析与饮用水中DEHP去除机制探究.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