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校长代表在全县教育工作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教育同仁、亲爱的老师们:
今天站在这里,作为一名深耕小学教育二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想用最平实的语言,和大家分享一所普通乡村小学的“成长故事”——那些在晨读声里发芽的希望,在课间操时绽放的活力,在作业本上跳跃的温暖,以及一群教育人用平凡坚守书写的“不普通”。
一、教育的根,要扎在孩子的“土壤”里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62%的学生是留守儿童,38%来自进城务工家庭。曾经,我们也陷入过“标准化办学”的焦虑:看到城里学校的实验室、功能教室,羡慕;听到家长讨论“幼小衔接”“学科培优”,着急;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困惑。但后来我们明白:教育不是“裁剪”孩子去适应模板,而是蹲下来,看清每个孩子脚下的土壤。
去年春天,我们发起了“班级土壤计划”——每个班级认领一块校园边角地,种上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种子:有奶奶菜园里的辣椒,有妈妈花盆里的月季,有爷爷田埂上的野菊。孩子们每天观察记录,从“种子为什么不发芽”到“下雨后泥土会松”,从“蚜虫要怎么赶走”到“开花了要和谁分享”。科学课上,他们用观察笔记做数据;语文课上,他们写《我的小辣椒今天长高了》;德育课上,他们讨论“植物需要陪伴,那我们呢?”更意外的是,那些总被说“坐不住”的孩子,成了最细心的“小园丁”;总考不及格的孩子,在记录生长数据时,第一次主动问老师“怎么算平均高度”。
这让我们更坚定:教育要回到“人”本身。我们取消了统一的“优秀作业展”,改成“进步作业墙”,把“最工整”的评价换成“最用心”;我们把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定为“自由成长时间”,有的班级练书法,有的排课本剧,有的研究校园里的昆虫;我们给每个孩子建立“成长存折”,存入的不是分数,而是“今天主动帮同学捡了橡皮”“给感冒的老师倒了热水”“第一次完整读完一本绘本”。
二、教师的光,要亮在彼此的“影子”里
去年9月,新入职的王老师在办公室掉眼泪——她准备了一周的公开课,被调皮的孩子搅得“乱成一锅粥”。我递过纸巾时,想起自己刚当老师那年,也是这样手足无措。那天下午,我们没有开“教学分析会”,而是组织了一场“糗事分享会”:老教师讲第一次家访被狗追的狼狈,骨干教师讲赛课时忘带教具的慌乱,连校长都讲了当年把“憧憬”读成“憧景”的尴尬。笑声里,王老师抹着眼泪说:“原来大家都不完美啊。”
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明白:教师的成长,不是“一个人跑”,而是“一群人走”。我们打破了“学科壁垒”,成立“跨科教研组”——语文老师跟着科学老师学观察记录,数学老师和美术老师一起设计“图形拼贴作业”;我们推行“影子计划”,让新教师“影子”老教师一周,不是听课记笔记,而是跟着做课间操、批作业、送学生过马路,在琐碎里感受教育的温度;我们设立“教育故事奖”,每月收集教师写的“温暖小事”:可能是学生悄悄塞在讲台上的一颗糖,可能是毕业多年的孩子回校说“当年您那句‘再试试’救了我”,这些故事被贴在教师书吧的墙上,成了最生动的“入职教材”。
今年教师节前,学校老教师李老师退休。她在告别信里写:“我教了38年书,最骄傲的不是带过多少‘尖子生’,而是看着身边的年轻人从战战兢兢的‘小李’变成独当一面的‘李老师’,从只会抓成绩的‘严师’变成懂孩子心的‘朋友’。”这让我想起教育界的一句话:“好的教育生态,是教师先被温柔以待,才能温柔待生。”
三、家校的桥,要架在“共情”的基石上
曾经,家校沟通是我们最头疼的事。家长群里,要么是“老师,我家孩子作业错了3题”的焦虑质问,要么是“老师辛苦了”的礼貌客套,中间隔着一层说不出的疏离。直到去年冬天,一场“错误分享会”改变了一切。
那天,我们邀请10位家长进班,不是听“孩子的问题”,而是请老师和家长轮流分享“我犯过的教育错误”:数学老师说“我曾当众批评一个计算慢的孩子,后来发现他是为了照顾视力不好的同桌”;班主任说“我曾觉得家长不配合,后来才知道他打两份工,实在没时间检查作业”;一位妈妈红着眼说“我总骂孩子磨蹭,直到有天发现他偷偷给奶奶热饭,才明白他的‘慢’里有温度”。会后,有位爸爸特意找到我:“原来老师也会犯错,原来我家孩子的‘问题’背后有这么多故事。”
现在,我们的家校沟通有了“三个约定”:不说“你家孩子怎么又……”,改说“最近我观察到孩子……,我们一起找找原因”;不发“请家长配合”的通知,而是问“关于这件事,您有什么建议”;不搞“专家讲座”式的培训,而是组织“家长经验市集”——会做手工的家长教孩子做灯笼,会种蔬菜的家长带孩子认菜苗,会修自行车的家长教孩子简单维修。
上个月,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请假回校,只为参加孩子的“十岁成长礼”。他在发言中说:“以前我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现在才明白,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老师弯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乡村医生之预防医学考试题(附答案).docx
- 乡镇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docx
- 乡镇道路养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docx
- 乡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docx
- 乡镇公务员试题与答案.docx
- 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方案.docx
- 乡镇卫生院计划免疫科半年院感质控会议记录.docx
- 乡镇信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docx
- 项目合作协议书.docx
- 消防安全的调查问卷.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