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演讲人:
日期:
谦语和敬语课件
CATALOGUE
目录
01
基础概念介绍
02
谦语详解与实践
03
敬语详解与实践
04
实际应用技巧
05
常见错误与修正
06
学习资源与练习
01
基础概念介绍
谦语是说话者通过降低自身或己方地位以示尊重对方的语言形式,常见于东亚文化圈,如汉语中的“鄙人”“拙见”等,体现说话者的谦逊态度。
谦语定义与特性
自我贬低的表达方式
谦语的使用需根据对话对象的身份、场合及社会关系调整,例如对长辈、上级或正式场合需更严格遵循谦语规则,避免失礼。
语境依赖性
部分语言(如日语)有明确的谦语动词变形(如“致す”“申す”),汉语则多通过特定词汇或句式(如“请指教”“承蒙关照”)实现谦逊表达。
语法与词汇标记
敬语定义与特性
社会等级与礼仪体现
敬语的使用反映社会阶层差异和礼仪规范,如职场中对客户需使用最高级别敬语,而家庭成员间可能简化。
系统性差异
不同语言的敬语体系复杂程度不同,日语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和丁宁语三类,韩语敬语则通过词尾(如“-습니다”)和词汇(如“님”)区分。
抬高对方的表达方式
敬语通过语言手段(如尊称、敬辞)直接体现对对话对象或第三方的尊重,例如汉语中的“您”“贵姓”,日语的“様”“です/ます体”。
03
02
01
语言文化背景概述
儒家文化影响
谦敬语在东亚的盛行与儒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思想密切相关,如中国、日本、韩国均强调语言中的等级意识。
跨文化交际障碍
非母语者常因谦敬语使用不当引发误解,例如英语缺乏对等的敬语系统,导致直译时显得生硬或傲慢。
现代社会的演变
随着平等观念普及,部分传统谦敬语(如汉语“奴才”“贱内”)逐渐淘汰,但核心表达(如“请问”“高见”)仍广泛用于正式场合。
02
谦语详解与实践
谦语使用基本原则
自我贬低原则
通过降低自身地位或价值来表达谦逊,如用拙见代替我的看法,寒舍代替我家,体现对听话者的尊重。
避免直接褒扬自己
描述自身行为或成就时需用谦辞,如略尽绵力代替我做了很大贡献,承蒙错爱代替感谢您的认可。
语境适应性
根据对话对象的身份、场合调整谦语强度,正式场合需使用更严谨的谦辞(如斗胆请教),非正式场合可适度简化。
文化一致性
需符合汉语文化传统,避免生造词语或过度谦卑导致语义混淆,如犬子专指儿子,小女专指女儿。
常见谦语表达方式
1
2
3
4
人称谦辞
使用鄙人在下代替我,家父/家母代替我的父母,舍弟/舍妹代替我的弟弟妹妹,体现家族成员的谦称体系。
动作类词汇需降格,如拜读(读)、奉还(还)、叨扰(打扰)、垂询(询问),通过特定前缀/后缀弱化行为主体性。
行为动词谦辞
物品关联谦辞
描述所属物品时用拙作(作品)、薄礼(礼物)、粗茶淡饭(餐食),强调物品的简陋以反衬对方尊贵。
固定成语套语
如才疏学浅班门弄斧抛砖引玉等,通过典故或比喻系统性表达谦逊态度。
谦语应用场景示例
职场沟通
汇报工作时说冒昧提交这份不成熟的方案,请求指导时用恳请斧正,将自身定位为学习者以维护上级权威。
学术交流
发表观点前声明管窥之见,不足为凭,引用他人成果时称拜阅某某学者高论,体现学术共同体礼仪。
社交拜访
进门时称冒昧登门,收礼物时说受之有愧,待客时称招待不周,通过程式化谦辞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书面文书
信件开头用敬启者自称,结尾用谨呈恭请雅鉴,商务函件中敝公司惠顾等术语需严格符合书面语规范。
03
敬语详解与实践
敬语使用基本原则
尊重与礼貌
敬语的核心在于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使用时应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和关系选择合适的敬语形式,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误解或冒犯。
01
适度原则
敬语的使用需要适度,过度使用敬语可能显得生疏或虚伪,而使用不足则可能显得不够尊重,应根据场合和对象灵活调整。
一致性原则
在对话或书面表达中,敬语的使用应保持一致性,避免在同一语境中频繁切换敬语和非敬语,以免显得不专业或不连贯。
文化敏感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敬语使用可能存在差异,需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沟通障碍或误解。
02
03
04
常见敬语表达方式
称谓敬语
在称呼对方时使用敬语,如“先生”、“女士”、“老师”、“教授”等,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同时,可根据对方的职业或身份选择更具体的称谓,如“医生”、“律师”等。
动词敬语
通过动词的变化或添加敬语助动词来表达敬意,如“请问”、“劳驾”、“赐教”等。在日语中,动词的敬语形式更为复杂,需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敬语动词。
谦逊表达
在表达自己的行为或观点时,使用谦逊的语言以降低自己的地位,如“拙见”、“敝人”、“不才”等,以衬托对方的尊贵或权威。
固定敬语短语
某些场合下使用固定的敬语短语,如“久仰大名”、“承蒙关照”、“不胜感激”等,这些短语在正式场合中能够有效传递敬意。
敬语应用场景示例
商务场合
在商务会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