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实操设备的使用
设备照片
设备考核、实训操作流程(适用于教学、训练和考核模式)
K1-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安全操作
k1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操作步骤指导:
外观和药品性能检查
外观安全检查,点击四个旋转的检查点。(4分)
检查蓝色硅胶,选择正确。(2分)
检查粉色钠石灰,选择正确。(2分)
气路系统安全检查:
点击-连接吸气球胶管,堵住末端,捏扁吸气球;(1分)
点击-放松吸气球;(1分)
点击-捏扁吸气球,掐住连接吸气球的胶管;(1分)
点击-放松吸气球,检测吸气球是否漏气;(1分)
点击-将吸气球的胶管通检测仪吸气孔连接;(1分)
点击-堵住进气孔,捏扁吸气球;(1分)
点击-放松吸气球,检测机体是否漏气;(1分)
点击-拔开C02吸收管和水分吸收管连接管;(1分)
点击-用手分别堵住其进气孔,捏扁吸气球;(1分)
点击-放松吸气球,检测药管是否漏气;(1分)
点击-堵住吸气胶管末端;(1分)
点击-捏扁吸气球;(1分)
点击-放松吸气球,检测胶管是否漏气;(1分)
光路系统安全检查
点击-按下光源按钮;(1分)
点击-通过目镜观察;(1分)
点击-旋转目镜筒,使分划板上读书清晰;(1分)
点击-确认干涉条纹清晰完整;(1分)
仪器调零安全操作
点击-置仪器与新鲜空气巷道中;(1分)
点击-插上C02吸收管;(1分)
点击-捏、放吸气球5-7次;(1分)
点击-按下微读数按钮;(1分)
点击-旋转测微手轮,使调零位刻度与指标线重合;(1分)
点击-打开主调螺旋盖;(1分)
点击-打开光源按钮;(1分)
点击-观察目镜;(1分)
点击-旋转主调手轮;(1分)
点击-盖好主调螺旋盖;(1分)
点击确定,完成k1;
K2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安全操作
请在实操台上进行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屏幕上。(21分)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安全操作
点击:将C02吸收管与仪器连接;(2分)
点击:把吸气胶管伸向待测点;(2分)
点击:确认位置符合要求;(2分)
点击:捏放吸气球5-7次;(2分)
点击:测取甲烷气体浓度;(2分)
点击:拔下CO2吸收管;(2分)
点击:将胶皮管伸向同一测点位置;(2分)
点击:捏放吸气球,测取浓度;(2分)
点击:0.955参数;(2分)
点击:三次参数;(2分)
点击:1.5%参数;(2分)
点击:通知现场工作人员;(1分)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安全操作
点击:确认采样器三通阀灵活;(2分)
点击:确认采样器气密性良好;(2分)
点击:确认鉴定管在有效期内;(2分)
点击:穿戴好防毒防护装备;(2分)
点击:选择并进入待测地点;(2分)
点击:抽取定量待测气体;(2分)
点击:将CO采样器三通阀关闭;(2分)
点击:撤离到安全地点;(2分)
点击:打开CO鉴定管两端封口;(2分)
点击:把鉴定管插入到CO采样器;(2分)
点击:将气体均匀冲入CO鉴定管;(2分)
点击:读取CO鉴定管浓度值;(2分)
点击:0.0024%;(2分)
点击:报告调度室和有关领导;(2分)
点击:通知现场工作人员;(1分)
点击退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