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文化典故与美文赏析大全
一、序章:典故——古诗词的灵魂与神韵
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在这些凝练的文字背后,蕴藏着无数熠熠生辉的文化典故。它们是诗人情思的寄托,是作品意境的升华,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密码。理解典故,如同手握打开古诗词深层意蕴的钥匙,能让我们更真切地触摸到古人的心灵世界,品味文字背后的沧桑与浪漫。本大全旨在梳理常见的古诗词文化典故,结合经典作品进行赏析,以期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一把入门的阶梯,共同领略古典文学的永恒魅力。
二、经典典籍中的常用典故
(一)《诗经》与《楚辞》:文人骚客的灵感源泉
《诗经》与《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其意象与语汇为后世诗词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典故素材。
1.采薇
*出处:《诗经·小雅·采薇》。诗中描绘了戍边战士在艰苦环境下采撷薇菜充饥的情景,表达了思乡之情。
*寓意:后多用以指隐居生活或戍边的艰辛,亦借指离愁别绪。
*美文赏析: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处“采薇”便化用了《诗经》的典故,诗人在黄昏时分眺望山野,所见皆陌生,于是长歌一曲,追怀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伯夷、叔齐,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孤独无依、渴望归隐的心境。一个“怀”字,将诗人对先贤的仰慕与自身的失意情怀巧妙地联系起来,言简意丰。
2.香草美人
*出处:《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离骚》。屈原常用香草比喻高洁的品德,以美人象征君主或理想。
*寓意:象征忠贞贤良、品德高尚,或用以抒发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忧愤。
*美文赏析:
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杜甫笔下的“佳人”,虽非直接用典,但继承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这位幽居空谷的佳人,容貌绝世,身处乱世而坚守贞洁,其形象正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也是对乱世中美好事物凋零的哀叹。诗中的“草木”既是写实,也暗含了佳人独立不屈的品格,与《离骚》中以香草自喻的精神一脉相承。
(二)历史人物与事件:千古风流的缩影
历史长河中涌现的英雄豪杰、悲欢离合,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典故。
1.请缨
*出处:《汉书·终军传》载,终军向汉武帝请求出使南越,“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寓意:指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美文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王勃以终军自比,感叹自己虽有终军弱冠之年的抱负,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此处用典,将其报国无门的失意与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巧妙结合,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尽显少年才子的慷慨激昂与人生感慨。
2.楚囚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被俘,仍戴楚冠,奏楚乐,以示不忘故国。
*寓意:泛指被囚禁的人,或指处于困境而不忘故国、坚守气节的人。
*美文赏析:
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节选,其诗背景与“楚囚”意境相通,表达坚守气节之意)
虽然《正气歌》未直接点出“楚囚”二字,但其全诗所展现的身陷囹圄、坚贞不屈的气节,与“楚囚”钟仪的精神内核高度一致。后世常用“楚囚对泣”来形容亡国之痛或处境窘迫,而文天祥则将“楚囚”的悲情升华为一种浩然正气,光照千古。
(三)神话传说与自然意象:浪漫情思的寄托
古人常借神话传说和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这些意象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1.鲲鹏
*出处:《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寓意:象征远大的志向、宏伟的抱负,或指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
*美文赏析:
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以大鹏自喻,展现了其少年时期便有的凌云壮志和不羁的豪情。诗中的大鹏形象,正是对《庄子》鲲鹏典故的化用与升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勇往直前的力量,充分体现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狂放。
2.明月
*出处:明月作为自然天体,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对象,其意象丰富,如思乡、怀人、高洁、永恒等。
*寓意:思乡怀远、离愁别绪、高洁人格、时空永恒的象征。
*美文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处明月并非单纯写景,而是融入了深沉的思乡之情。普天之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