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演讲人:日期:模具修复工艺讲解
CATALOGUE目录01修复工艺概述02前期准备工作03常用修复技术04高级修复方法05后期处理流程06实践与优化
01修复工艺概述
核心概念与重要性延长模具寿命资源节约与环保保证生产精度技术集成性模具修复工艺通过修复磨损、裂纹或变形部位,显著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更换模具的高额成本。修复后的模具需恢复原有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确保后续产品成型质量符合工业标准。减少模具报废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符合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材料科学、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技术,体现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复杂工艺体系。
主要修复类型分类表面修复技术结构修复技术尺寸修复技术功能性修复技术包括激光熔覆、电刷镀和热喷涂,适用于局部磨损或腐蚀的模具表面修复,恢复其功能性涂层。针对模具断裂或严重变形,采用焊接(如氩弧焊、冷焊)或镶嵌补块工艺,重建整体结构强度。通过电火花加工、金属沉积或机加工补偿,修正因长期使用导致的尺寸偏差问题。针对特殊模具(如注塑模冷却水道堵塞),采用化学清洗或高压水射流疏通,恢复其散热或流道功能。
行业应用范围电子精密注塑修复微型连接器或外壳注塑模的精密型腔,确保μm级尺寸稳定性。家电与包装行业针对批量生产的塑料吸塑模或吹塑模,修复磨损边缘以保证产品外观一致性。汽车制造业用于冲压模、压铸模的修复,解决高负荷生产导致的模具疲劳和表面损伤问题。航空航天领域涡轮叶片铸造模的高温合金修复,需满足极端工况下的耐热性和强度要求。
02前期准备工作
损伤检测方法与评估目视检测与放大镜辅助检查通过肉眼观察模具表面裂纹、磨损或变形情况,结合放大镜可发现微米级缺陷,记录损伤位置与形态特征。三维扫描与数字建模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模具三维数据,通过软件对比原始设计模型,量化分析尺寸偏差与材料损失程度。超声波与渗透探伤技术利用超声波探测内部气孔或隐性裂纹,配合荧光渗透剂显示表面开口缺陷,评估结构完整性风险等级。
清洁与表面预处理化学溶剂深度除油使用丙酮、酒精等溶剂清除模具表面油污及残留脱模剂,确保后续修复材料与基体结合强度达标。喷砂或激光清洗处理通过金刚砂喷射或激光烧蚀去除氧化层与锈蚀,形成均匀粗糙度(Ra3.5-5.0μm),提升涂层附着力。等离子活化与钝化处理对不锈钢等特殊材料进行等离子体表面活化,或采用酸洗钝化工艺生成致密氧化膜,防止二次腐蚀。
工具设备配置清单精密测量仪器包含数显千分尺、轮廓仪、硬度计等,用于修复前后尺寸与性能参数比对验证。热加工设备高频感应加热机、电弧堆焊机等,实现局部补焊或热处理消除应力,需配备温控模块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表面处理工具箱涵盖不同粒度砂轮、抛光轮、纳米级研磨膏及超声波抛光机,满足多阶段光洁度修复需求。
03常用修复技术
焊接修复应用电弧焊修复技术利用电弧高温熔化金属填充模具缺损部位,适用于高硬度模具钢的局部修复,需严格控制热输入以避免母材变形或裂纹。冷焊修补技术采用低温固态扩散原理进行金属堆积,修复过程中模具基体温度不超过150℃,有效保护模具原有热处理性能。激光熔覆修复工艺通过高能激光束在模具表面熔覆合金粉末,实现微米级精度修复,特别适合精密模具的沟槽、棱角等复杂结构再生。
机加工修复步骤使用蓝光扫描仪获取模具损伤区域三维数据,通过专业软件重建原始CAD模型,为后续加工提供精准基准。三维扫描逆向建模五轴联动精密铣削电火花成型加工采用硬质合金刀具进行多轴联动加工,修复斜面、曲面等复杂几何特征时需考虑刀具路径优化与切削参数匹配。针对淬火模具的深腔、窄缝等难加工区域,通过电极放电蚀除材料实现形状修复,表面粗糙度可达Ra0.8μm以下。
涂层修复方法等离子喷涂技术将WC-Co等耐磨材料在高温等离子焰流中熔融后高速喷射至模具表面,形成0.3-1.2mm厚的强化层,硬度可达HRC65以上。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多层镀在真空炉中通入TiCl4+CH4等反应气体,模具表面生成8-15μm厚度的TiC涂层,显著提升冲压模的抗粘着磨损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交替沉积CrN/AlTiN纳米多层膜,涂层兼具高韧性与耐腐蚀性,适用于塑料模具型腔修复。123
04高级修复方法
激光修复技术激光熔覆技术通过高能激光束熔化金属粉末或丝材,在模具表面形成冶金结合的修复层,可精准控制热影响区,适用于高精度、高硬度模具的局部修复。激光淬火工艺利用激光快速加热模具表面并自冷淬火,显著提升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保持基体韧性,常用于冲压模、注塑模的延寿处理。激光清洗预处理采用脉冲激光去除模具表面氧化层、油污及残留物,为后续修复提供洁净基面,避免传统化学清洗的环境污染问题。
CNC修复工艺数控铣削再加工通过三维扫描获取模具损伤数据,编程生成补偿加工路径,利用五轴CNC机床对磨损部位进行等高精度切削修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