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护士医德医风心得感想
以生命为灯,以医德为光——护士医德医风实践心得
南丁格尔曾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十余年里,我逐渐理解这句话的重量——天使的翅膀不仅是专业的技能,更是医德医风铸就的灵魂。护理工作平凡如微尘,却承载着生命的重量;琐碎如星火,却能汇聚成照亮患者康复之路的光。本文将从实践中的具体场景出发,记录我对医德医风的体悟,那些与患者并肩的日夜,那些被信任托付的时刻,都在告诉我:医德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交流的生命承诺。
一、以敬畏之心守护生命:医德的核心是生命至上
在急诊科工作的第三个冬天,我遇到了一位75岁的独居老人陈伯。他被路人送来时,浑身散发着浓烈的酒气,血糖仪显示数值HI,指尖血糖无法测出,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人意识模糊,身上没有身份证,手机也设有密码,我们无法联系到家属。
按照常规流程,我们需要先建立静脉通道补液降糖,但老人手臂多处注射痕迹,血管条件极差。当年轻护士小王准备用头皮针尝试时,我拿来了留置针。用头皮针可能反复穿刺,老人血管脆,会增加痛苦。我一边说一边触摸老人手背的血管,这里颞浅静脉比较充盈,试试留置针,一次成功能减少感染风险。
穿刺过程比预想中顺利,但老人突然躁动起来,拔掉输液针,嘴里含糊喊着别扎我。小王有些沮丧:家属不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等家属来了再处理?我蹲下身,握住老人冰冷的手:陈伯,我是小李,您现在很难受,我们给您输点液体,打了针您就能舒服了。您看,这是您的手,我握着呢,不会疼的。老人渐渐安静下来,任由我们重新固定好留置针。
那一夜,我们每半小时监测一次血糖、血压,帮他擦身、更换尿垫。凌晨四点,血糖终于降至13.6mmol/L,老人清醒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姑娘,谢谢你,我刚才梦见我老伴了,她说没人管我......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医德的第一要义是看见——看见患者的痛苦,看见他们的恐惧,看见他们作为人的尊严,而不仅仅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个诊断。
后来通过社区民警,我们联系到了老人的女儿。她赶来时红着眼眶:我爸有阿尔茨海默病,平时还好,一犯病就乱跑,我们实在看不住不住......临走前,她塞给我一个红包,我推了回去: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有空常来看看陈伯,他需要家人。她愣了一下,默默点了点头。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面对意识不清的患者时,多一份耐心;面对无人陪护的老人时,多一份担当;面对紧急情况时,多一份敬畏。护理的对象不是疾病,而是患病的人,只有把每个生命都当作唯一的珍宝,才能真正做到敬畏生命。
二、以细节之暖传递关怀:医风体现在举手之劳
内科病房有个叫小宇的男孩,9岁,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极低,全身布满出血点。他很少说话,总是一个人抱着奥特曼玩偶发呆。有天下午我去给他测体温,发现他把午餐里的胡萝卜都挑了出来。
为什么不吃胡萝卜呀?妈妈说吃了能增强免疫力哦。我笑着问。小宇低下头:我讨厌胡萝卜的味道......正说着,护士长路过,轻声说:小宇昨天抽血时哭了很久,说怕疼。我突然想起,小宇的血管因为反复化疗已经非常细,每次穿刺都是挑战。
第二天晨间护理,我特意带了儿童版的维生素软糖,和护士长一起商量:能不能把碾碎的胡萝卜混在小宇喜欢的苹果泥里?我们试着做了小宇爱吃的胡萝卜苹果泥,他果然吃了一大半。后来,每次穿刺前,我都会和他聊奥特曼:你知道奥特曼的光线是怎么发射的吗?就像你血管里的勇敢能量,我们轻轻一针,就能把能量输进去,打败癌细胞哦。小宇慢慢放松下来,甚至会主动伸出胳膊:护士姐姐,我准备好了。
有次夜班,小宇突然发烧到39.2℃,医生紧急处理后,我守在他床边。他迷迷糊糊地说:姐姐,我想妈妈......我握着他的小手,轻轻哼起他妈妈之前说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他慢慢睡着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我用温水毛巾帮他擦拭,换掉了被汗水浸湿的病号服。
凌晨五点,小宇的体温终于降至正常。他醒来时看到我还在床边,小声说:姐姐,谢谢你没走。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医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记住患者不吃胡萝卜,知道他喜欢奥特曼,在他害怕时哼儿歌,在他发烧时守在床边。这些举手之劳,对患者而言,却是黑暗中的光,是病痛里的暖。
后来小宇出院时,他妈妈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告诉小宇:要记得吃胡萝卜哦,这样才能快点好起来,和奥特曼一起打败怪兽。他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那一刻,我更加确定:医风的核心是共情,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