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一单元复习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的含义

战国时期不同学派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展开辩论;发表见解,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学术文化的繁荣局面;;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思想;3、百家争鸣的表现;B、庄子的思想;(2)、法家学派

;(4)墨家学派;战国时期各家对墨家的评价:

《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庄子》:“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生也勤,其死也

薄,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C、教育思想

教育指导思想——有教无类(实践:兴办私学)

教育的基本方法——因材施教

教育的目标——学而优则仕、君子(具备“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整理六经;2、战国:蔚然大宗;百家争鸣的影响;(二)、遭打击:秦朝;汉初实行黄老学说的原因;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汉书·食货志》;1、内容:;(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汉武帝时期

;积极;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何时被打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材料:“秦汉六朝以来,有叛将无叛兵。至唐中叶以后,

则方镇兵变比比而是。盖藩帅既不守臣节,毋怪乎其下从而

效之,逐帅、杀帅视为常事。为之帅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

之患,又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遂不敢制以威令,而徒恃

厚其恩施,此骄兵之所以益横也。”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四)儒学的理论化、思辩化:宋明理学

;材料:“汉魏而下,则又甚焉,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彼以

死生祸福虚无报应为事”,“于是其教与儒齐驱并驾,峙而为三,

吁!可怪也,去君臣之礼,绝父子之戚,灭夫妇之义,儒者不以

仁义礼乐为心则已,若以为心,得不鸣鼓而攻之乎。”

——《宋元学案》卷二;(四)儒学的理论化、思辩化:宋明理学

;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儒家学者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最后,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这就是“理学”。;宋明理学;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观点三: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阳明格竹;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

良知的本来面目;陆王心学;;《赏花》;项目;项目;

我们应如何看待宋明理学?;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

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上面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4、宋明理学的影响;17、18世纪,当西方历史的车轮轰然开往工业文明时代时,东方农耕文明的老大帝国——中国也进入了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与发展;“离经叛道”的李贽;材料1:夫天生一人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