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教学评估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VIP

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教学评估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上海市上海实验西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教学评估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

(一)(13分)

1.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运用___________的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危亡紧密相连,道尽了乱世中的悲凉与忠诚。

【答案】①.千里共婵娟②.沉舟侧畔千帆过③.云归而岩穴暝④.山河破碎风飘絮⑤.身世浮沉雨打萍⑥.比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婵娟、侧畔、暝、飘絮”等字词容易写错。

第六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风飘絮”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雨打萍”喻自身漂泊;故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绑定,凸显赤诚忠心。

(二)(22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①。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②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③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④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北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节选)

【丙】

江上渔者⑤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尧夫: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②彝叟:范纯礼,字彝叟,范仲淹第三子。③德孺:范纯粹,字德孺,范仲淹第四子。④待:依靠。⑤此诗是范仲淹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主政苏州时,为治理水患,在苏州一带察看水情时所作。

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3.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字词

方法

关联点

解释

读之至流涕

勾连成语法

痛哭流涕

(1)_________

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课内迁移法

属予作文以记之

(2)_________

乃克为之

查阅字典法

“克”有以下义项:①能够②战胜③克制④约定或限定(时间)

(3)(填序号)_________

4.下列对“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您的功劳和品德,大概不需要文章来显示,您的文章也不需要序言来传承。

B.公子的功劳和道德,应该等待文章来显示,您的文章也应该等待序言来传播。

C.先生的功绩和德行,大概不需要借助文章就能显现,先生的文章也不需要借助序言就能流传。

D.先生的功劳和品德,大概不需要文章来彰显,先生的文章也不需要序言来传递。

5.“渔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隐士的形象,但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渔夫”却另有内涵。请根据提示,补充下列表格。

诗句

创作背景

渔夫形象

探究结果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驾舟访友即兴唱和

从容自适,悠然脱俗

不同的内涵源于不同的关注点。张志和、柳宗元笔下的“渔夫”都是隐者的形象,而从范仲淹对渔夫的关注点来看,范仲淹具有(3)______的政治家胸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谪居永州寄情山水

(1)______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______

迫于生计,辛劳艰险

6.乙文中“岂非命也欤?”“岂非畴昔之愿也哉!”都用到了“岂非……欤/哉”的句式。请说说这一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