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平台大战“金三银四”.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招聘平台大战“金三银四”

前段时间,“智联招聘崩了”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与此同时,2024年的招聘旺季“金三银四”正式拉开帷幕。

2024年的1179万准大学毕业生涌进职场,他们开始在各个招聘平台广投简历;企业HR们则被淹没在简历的海洋中,“一个岗位发出去,至少会收到三百份简历。”某HR称。

个人找工作难,企业招人难,这场信息匹配大战背后,在线招聘平台们却在稳稳赚钱。以BOSS直聘为例,其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31.9%至59.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1.56亿元,同比增长169.7%。

赚到钱的招聘平台,又开始新一轮的“抢人大战”。近期,智联招聘、猎聘、BOSS直聘在北上广深的地铁站密集铺开广告,有业内人士形容,“经济有周期,招聘无停歇”。

但在线招聘平台们也并非高枕无忧。从1997年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成立起,在线招聘行业已走过27年,随着年轻一代求职者成长起来,求职从“投简历等HR回复”变成“主动和HR沟通”的双向选择,行业热门公司也从“老一辈”的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变成新生代的猎聘和BOSS直聘。

到了今年,求职者的可选项越来越多,快手、抖音开启了“直播带岗”功能,还有不少HR称自己会在小红书上招聘,“看其账号内容就能了解求职者的大概画像,可信度更高”。

随着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的私有化退市,在线招聘行业变得更低调也更分散了。招聘需求的复杂程度之高,使得这个行业无法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如今行情多变,招聘平台们“钱景”如何?

这届“金三银四”,招聘平台“卷”什么?

招聘旺季到了,在线招聘平台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内卷”。最热闹的依旧是无处不在的招聘平台广告。

从春节后复工开始,北京无论是大望路、国贸、知春路等S级商圈,还是其他非核心商圈的地铁站内,都被招聘平台的广告“淹没”了。以十里河地铁站为例,猎聘在换乘处的走廊投了超大灯箱广告,智联招聘在站台灯箱长廊贴了广告,而BOSS直聘拿下了地铁内部的扶手广告位。

有媒体报道,在招聘旺季,招聘平台仅在北京地铁上就能投入数千万的广告费。而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用户“晒”出了招聘平台在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地铁站的广告。

在营销战之外,AI也成了近两年在线招聘平台“内卷”的一大利器。“招聘行业是AI可以直接落地的场景之一。”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称。

BOSS直聘就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自主研发的招聘行业垂类大语言模型“南北阁”,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猎聘也在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提到,公司上线了帮助企业端召回适配人才的智能化触达工具“超级聊聊”,并开发了交互式求职AI助手。

在线招聘平台推出的AI产品,功能大体类似:求职者用AI写简历,AI向其推荐岗位;HR通过AI-键生成JD(岗位信息),借用AI分析和筛选求职者,并且靠AI面试。

在线招聘平台的底层逻辑是做招聘双方的信息匹配,AI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信息匹配的精准度,以及减轻招聘方的工作量。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AI目前可以起到的效果依然有限。投资人林森分析道,客观上,岗位描述和候选人的简历并不完全匹配,同时还存在很多隐藏需求,大模型对此无能为力,这个行业还得依赖人工而非数字化;主观上,匹配效率需要平衡,效率太高、企业不为简历买单,反而影响平台变现。

随着求职群体年轻化,在线招聘平台近两年也推出了“新玩法”,例如“直播带岗”。智联招聘、BOSS直聘、58同城旗下的“赶集直招”等平台,都开启了直播功能。

在线招聘平台还迎来了外部竞争对手。2022年1月,快手推出蓝领招聘平台“快招工”,之后升级为“快聘”。据其2023年财报显示,全年快聘直播场次总数近550万场。2022年9月,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上线直播间投收简历功能,后与抖音打通,在直播间可以直接挂岗位链接。

“直播带岗的作用更多是为快手、抖音等平台拉高月活数据,同时低成本拉新获客,对在线招聘平台的冲击和影响有限。”某中型企业HR主管晓莉认为,一方面,招聘方的精力有限,不会主要在非专业招聘平台开展业务;另一方面,现在常规的岗位不缺人,难招的岗位在新渠道更不容易招到。

晓莉曾在BOSS直聘尝试过直播招人,她回忆,当天直播间收到了100多份简历,但由于简历没有经过筛选,推流也不够精准,几乎没有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平台3场直播5万元的收费标准也不算便宜。而且直播代表公司形象,需要花时间布置,人员也有出镜焦虑,“就没有付费继续做”。

可以看到,在线招聘平台们正在努力获取更多的C端用户和B端付费点,相比铺广告,AI和直播的转化效果或许有限。

招聘平台,闷声赚钱

拼营销、卷噱头的在线招聘平台们,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招聘行情怎么样,招聘平台还是“稳稳赚钱”,只是有些赚得多,有些赚得少。

招聘一直被看作是一门低频生意,C端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