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后巩固题】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xVIP

【高中语文课后巩固题】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后篇一起巩固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剥削(bō)挣扎(zhēnɡ)不屈不挠(náo)

B.复辟(pì) 或者(huò) 辛亥革命(hài)

C.勉强(qiánɡ) 企图(qǐ) 英勇事迹(yīnɡ)

D.警惕(cì) 侮辱(wǔ) 大肆屠杀(sì)

答案A

解析B项,“辟”应读“bì”;C项,“强”应读“qiǎnɡ”;D项,“惕”应读“t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渴望撕毁撕杀不可磨灭

B.妥协屠杀图钉繁荣昌盛

C.松懈阴谋阴暗毫无疑意

D.姿态决议抉择坚苦奋斗

答案B

解析A项,“撕杀”应为“厮杀”;C项,“毫无疑意”应为“毫无疑义”;D项,“坚苦奋斗”应为“艰苦奋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这个武器。?

(2)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3)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劳民伤财,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掌握湮没不但/而且

B.把握 淹没 不但/而且

C.掌握 淹没 不仅/反而

D.把握 湮没 不仅/反而

答案C

解析①“掌握”,指控制;主持;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把握”,指成功的可靠性;抓住(抽象的东西)。句子对象是“武器”,应选“掌握”。②“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引申指一物盖过一物。“湮没”现在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人知道”。句子的意思是说“思念”盖过了“幸福的感觉”,选“淹没”。③“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句子表达的语义是前后反进,所以选“不仅/反而”。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怀揣人民的嘱托与期待再次相聚。

B.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治理并重视环境问题,因为“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山清水秀的中国,而不是一个迷雾重重的中国。

C.佛坪高铁站位于汉中市佛坪县,距离佛坪熊猫谷只有大约30分钟左右的车程;在熊猫谷能够看到棕色大熊猫。

D.中国人民的团结坚韧让世人惊叹,中华民族迸发出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令世界瞩目;灾难撼不动人民的意志,摧不垮民族的脊梁。

答案A

解析B项,语序不当,“治理并重视”应为“重视并治理”;C项,重复赘余,去掉“大约”或“左右”;D项,成分残缺,“百折不挠”后添加“的精神”。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A

解析要注意分析横线前后的语句,特别是词语“国际地位”“作用”“责任”。由此可以推断出②应该在第一句,因为首先是“国际地位”,然后横向、纵向延伸,先“中国的综合国力”,然后“现代化建设”,④③紧随②之后,紧接着是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从“也高于”推断⑥后面应是①,⑤是对“增长”的阐述,应在①之后。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材料一在金文中,“勇”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在篆文中,“勇”出现了新的写法,即从甬从心。可见,勇作为一种评价,开始向人的心理意志方面延展,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人的意志强大。上古时期,人类最主要的活动是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勇德最主要的内涵是开辟生存空间和战争中的勇武。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一种用于斗争和生存竞争的自然德性。

在先秦时期,勇德有很高的地位,勇是坚守“义”所不可缺少的德性。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不仅如此,孔子还将仁、智、勇三者并举,视此三者为君子人格挺立所必备的三要素——“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但孔子在重视勇德的同时,也对勇德进行了明显的限制。比如,《论语·阳货》中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又说:“仁者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长恨水长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生长恨水长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