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中文学必修课群文阅读教学案例集
引言: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本案例集的旨归
在高中文学教育的版图中,单篇文本的精读细读固然是基础,但其视野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强调将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多篇文本置于同一阅读视域下进行比较、探究与鉴赏的教学方式,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它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更能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碰撞与互文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本案例集的编撰,旨在立足高中文学必修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精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教学主题,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实例,展现群文阅读在高中文学课堂中的实践形态。这些案例并非僵化的模板,而是试图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与操作范式,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注重阅读策略的渗透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期望这些案例能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共同推动高中文学教学向更深邃、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案例一:主题意蕴的多维探寻——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群文阅读
一、案例背景与设计理念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亦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本案例旨在通过选取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作者笔下体现“家国情怀”的文本,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演变,激发其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
二、选文组合与解读
核心文本:
1.《诗经·小雅·采薇》(节选):选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经典章节,感受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愁与家国之责的交织。
2.杜甫《登高》:通过“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等诗句,体会诗人在个人命运多舛与国家动荡飘摇之际的深沉忧思。
3.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的壮志凌云与“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悲愤感慨,展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报国情怀。
4.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通过诗人对乳母大堰河的深情赞美与对旧中国苦难民众的悲悯,折射出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
辅助文本(可选):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片段
*同主题的其他诗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现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家国情怀的片段
解读思路:这一组文本,从先秦的征夫之叹,到盛唐的诗人之忧,再到南宋的志士之愤,直至现代诗人的赤子之心,时间跨度大,情感表达各有侧重。《采薇》的家国情怀是朴素的、与个人乡愁交织的;杜甫的家国情怀是沉郁顿挫的,饱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怀;陆游的家国情怀是慷慨激昂的,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怆;艾青的家国情怀则是与对底层人民的深情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三、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典故,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学习通过意象、炼字、对比等手法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中“家国情怀”的异同,探究其时代成因与个体表达的独特性,培养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不同诗人在表达家国情怀时呈现的多样艺术风格和审美魅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理解“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设计(简案)
第一阶段:文本初读,感知“情怀”(课前预习+课堂导入)
1.预习任务:学生自主阅读四则核心文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各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基调,并记录阅读疑问。
2.课堂导入:以“什么是家国情怀?”或播放一段感人的爱国主题影像片段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入本课主题。
3.分享交流:学生简要分享初读感受,教师梳理共性问题,明确本课探究方向。
第二阶段:群文比读,探究“异同”(核心环节)
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聚焦一个探究角度(如:“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诗人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法、诗人的个人经历与家国情怀的关系等),对四则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和讨论。
2.任务驱动:
*填写比较阅读表格(如:文本、作者、时代背景、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主要意象、情感基调等)。
*针对某一文本,深入分析其如何运用艺术手法表达家国情怀。
*讨论:这些不同时代的诗人,在表达家国情怀时,有哪些共通之处?又有哪些因时代、个人经历而异的独特之处?
3.成果展示与点评: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互评,并进行点拨、总结,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国情怀”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有对黎民百姓的体恤,更有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结合。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问题探究:结合辅助文本或学生自身积累,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pptx VIP
-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生物(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工程智能白皮书.pdf
-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VIP
- 基于STM32的智能书桌设计.doc VIP
- 病人转运交接制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中级微观经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docx VIP
- 《低成本铁塔标准图集V1.0》-3-0.45.pdf VIP
- 09水平四 七年级 田径单元18课时计划-《田径:蹲踞式跳远》教案.docx VIP
- 智能化农业装备.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