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220CCSB41
团体标准
T/CVMA187—2024
猪的腧穴名称与定位
Nameandlocationofpigacupoints
2024-9-26发布2024-9-26实施
中国兽医协会发布
I
T/CVMA18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河北省中兽医药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国兽医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河北省中兽医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铭、仇正英、张瑞莉、于莉莉、孙一鸣、胡意浛、李艳华、王海彬。
T/CVMA187—2024
1
猪的腧穴名称与定位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猪的腧穴体表定位的方法、名称确定原则和78个腧穴的名称及其定位。本文件适用于兽医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出版及学术交流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基本术语
3.1.1
腧穴acupuncturepoints
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来源:GB/T41626—2023,3.1.1]
3.1.2
基准穴点baseacupoints
用于测量某腧穴位置的参照腧穴点,其性质、作用与定穴体表标志相同。
[来源:GB/T41626—2023,3.1.2]
3.2方位术语
3.2.1
上与下superiorandinferior
高于猪标准体位某参照点的为上,低于猪标准体位某参照点的为下。
3.2.2
前与后anteriorandposterior
相对于猪标准体位某参照点,趋向头侧的为前,趋向尾侧的为后。
3.2.3
内(内侧)与外(外侧)medialandlateral
近于猪的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于猪的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2
T/CVMA187—2024
3.2.4
近侧(近端)与远侧(远端)proximalanddistal
趋向猪躯干中心的为近侧(近端),远离猪躯干中心的为远侧(远端)。
3.2.5
背侧与腹侧dorsalandventral
猪标准体位下,躯干部:以猪某水平面为参照,向上者为背侧,向下者为腹侧;四肢:向前者为背侧。
4腧穴名称的格式与确定原则
4.1腧穴名称的格式
腧穴名称以汉字命名,腧穴名称后标注汉语拼音。
4.2腧穴名称的确定原则
根据文献记载,分析各腧穴的比较针灸学和腧穴名解内容。当出现如下情形,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a)当同一腧穴记载有多种名称,优先考虑猪来源的命名。
b)当同一腧穴名记载有通假字,优先考虑现代汉语常用字。
5腧穴体表定位原则和方法
5.1腧穴体表定位的原则
采用文献分析、临床应用及实测比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腧穴定位:
——在文献选择上,注重具有国家标准参考性质的文献,如《猪经大全》《现代中兽医大全》《中兽医学》《中国兽医针灸学》;
——当文献描述不明确时,优先考虑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其次考虑躯体比例距离定位法;
——本标准中猪按60kg体重来确定腧穴位置。
5.2腧穴体表定位方法
5.2.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利用腧穴局部体表特征和解剖学特点进行定位的方法,如根据腧穴分布在骨骼、关节、肌腱、肌沟、韧带之间或体表静脉血管上等进行定位。
5.2.2躯体比例距离定位法
在躯体的体表解剖标志、基准穴点、解剖学基准线(面)的基础上,利用连线、辅助水平线、延长线及其交点,按比例进行定位的方法。
5.3标准体位
本文件腧穴定位描述采用标准解剖学体位,即:猪自然站立,两眼平视前方,四肢垂直于地面,均匀负重,蹄尖向前。
T/CVMA187—2024
3
5.4腧穴定位的表述
腧穴定位“部位”依照腧穴体表定位的原则,优先以体表解剖标志法及躯体比例距离定位法进行描述。在使用基准穴点描述位置关系时应在腧穴名称后加“穴”字。
6腧穴名称与定位
6.1头颈部腧穴
6.1.1山根Shan-gen
吻突上缘弯曲部向后第一条皱纹正中为主穴,两侧各旁开1.5cm为二副穴。共三穴。
6.1.2鼻梁Bi-liang
又名鼻中穴,两鼻孔之间,鼻中隔正中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CZSPTXH 305-2024 潮州菜 潮州鱼生(草鱼)烹饪工艺规范.docx
- T_HNMS 0003-2024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学素养教育指南.docx
- T_FSS 9-2024 储水式电热水器.docx
- T_JSIC 021-2024 江苏省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标准.docx
- T_CWEC 45-2024 水利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水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ocx
- T_HPADCA 003-2024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 T_CHES 81-2022 农田水利工程碳排放计算导则.docx
- T_CAPEC 43-2024 电力工业 110(66)kV及以上油浸式交流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制造监理技术要求.docx
- T_EERT 052-2024 水体生态修复用 生物蜡.docx
- T_CZSPTXH 297-2024 潮州菜 脆皮鸡蛋黄烹饪工艺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