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冲刺训练03开放题专项
(高频考题24道)
参考答案
1.【答案】
示例:
论题:先秦到秦代国家治理理念与方式的传承与演变。
阐释:西周时期,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体现周天子以“天下之中”建都,构建政治秩序核心,蕴含“天下共主”的治理理念;大盂鼎铭文记录了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建国经验,强调了王室权威与臣子忠心辅佐的重要性,这体现了西周以宗法和分封维系统治,并通过政治训诫来强化等级秩序与政权认同,西周贵族借助青铜器铭文这一载体,传承治国经验、明确权力与义务,从而巩固国家统治;秦代传国玉玺上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将皇权与天命绑定,以信物形式强化君主专制合法性,是对西周以来“天命观”的继承与改造,从“天覆地载,王权受命”转为服务皇权独尊;秦代石刻宣扬“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等,借巡行刻石传播统一理念、彰显皇权功绩,以舆论塑造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其治理方式从西周宗法分封下的间接控制,转变为中央集权直接管理,治理手段更强调政令统一与皇权权威。
综上所述,从西周到秦代,国家治理依托不同物质载体(青铜器、玉玺、石刻),实现理念传承(天命观、统治合法性)与方式突破(从宗法分封到中央集权)。(1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供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首先,明确论题。材料呈现了西周(何尊、大盂鼎)与秦代(传国玺、秦代石刻)两个关键时期的治理相关史料,形成“先秦——秦代”的时间脉络,为论题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范围。
分析材料核心信息:何尊“宅兹中国”、大盂鼎“讲述建国经验”体现西周治理逻辑,传国玺“受命于天”、石刻“一家天下”展现秦代治理特点,二者既存在“天命观”等理念的共性,又在治理方式上有明显差异,再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先秦到秦代是国家治理从宗法分封向中央集权转型的关键阶段,将材料中的具体史料与宏观历史阶段特征结合,最终确定“先秦到秦代国家治理理念与方式的传承与演变”这一论题。其次,阐述观点。针对西周时期,先以何尊“宅兹中国”铭文为材料依据,结合西周分封制下“天下共主”的治理需求,分析其构建政治核心与文化向心力的作用;再以大盂鼎铭文“讲述建国经验、赏赐人口器物”为切入点,关联宗法分封制“以血缘维系统治、以训诫强化等级”的所学知识,阐释西周间接治理的特点。对于秦代,则以传国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铭文为材料支撑,结合秦代君主专制的需求,分析其对西周“天命观”的继承与改造;再依据秦代石刻“一家天下”等记载,关联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所学史实,阐述中央集权直接管理的变革。整个过程始终以材料为实证,以所学为背景,层层递进地展现“理念传承(天命观、合法性)”与“方式演变(间接控制到直接管理)”的逻辑。最后,总结升华。先整合材料中不同时期的治理载体(青铜器、玉玺、石刻),梳理出西周到秦代治理的核心差异(间接治理与直接管控)与共性(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明确“传承”与“演变”的具体体现。再结合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历史发展主线,将这一时期的治理变革从具体史实层面,提升到对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体系的奠基作用,凸显其塑造治理内核、奠定核心范式的历史意义,实现从局部分析到宏观价值的升华。
2.【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中国古代政府运作程序在分权与集权间的动态演进。(2分)
论述:制度之“变”:权力结构的调整与程序优化。唐朝三省六部制通过“中书草诏—门下审核—尚书执行”的程序,将决策权一分为三,而明朝废除丞相后,内阁“票拟”与司礼监“批红”形成新的权力分配。(4分)制度之“不变”:秦汉至明清,无论程序如何调整,皇帝始终掌握最终决策权。秦朝御史大夫虽掌监察,但需对皇帝负责;清朝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决策完全由皇帝操控。这种程序设计旨在为皇权服务,体现出“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本质。(4分)
结论:中国古代政府运作程序的“变”与“不变”,本质上是统治者在维护集权与保障决策合理性间的平衡,既体现制度的适应性调整,也彰显传统政治的本质内涵。(2分)
示例二:
论题:中国古代政府运作程序中文书流转的规范化,既是权力分配的工具,也是皇权渗透的手段。(2分)
论述:程序之“变”:从粗放管控到精密规范。唐朝三省六部制通过“中书草诏—门下审核—尚书执行”的文书流转程序,形成分权体系。而明朝建立通政司收文、六科给事中封驳的文书流程,形成“科道互纠”机制,体现程序对官僚体系的约束。(4分)本质之“不变”:皇权通过文书控制行政体系。秦朝以“御史大夫审核奏章、封泥验印”确保文书真实性,实则将行政权纳入皇权监控。清朝密折制度更将文书流转完全私密化,绕过内阁直达御前,使皇帝“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这种程序设计看似强化效率,实则通过控制信息流通渠道,将官僚体系变为皇权的延伸。(4分)
结论:文书流转的制度化是传统政治智慧的体现,既通过程序规范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2 空间向量的应用(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3 直线方程及其应用(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4 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5 椭圆(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6 双曲线(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7 抛物线(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8 曲线与方程(点的轨迹问题)(竞赛培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 杰出人物(单元阅读专项)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解析版).docx
- Unit 1 Science and Scientists 科学和科学家(话题阅读精练)(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肺结核防治和预防艾滋病.pptx VIP
- 烟花爆竹零售安全课件.ppt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历年参考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 VIP
- T∕CMSA 0024-2021 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性能测试规范.pdf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危险废物焚烧实用处理技术.pptx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渭南澄城县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招聘备考题库(3人)附答案.docx VIP
- 癫痫及癫痫发作.pptx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