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VIP

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年秋季学期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二期中联合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4000年的山西省兴县碧村遗址发现内外双重城墙,分布着一批以大型连间房址为核心的石砌建筑群,包括中心连间房址、护墙及其他配套功能性房址。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建筑技艺飞速进步 B.公共权力已经出现

C.礼制系统初步形成 D.部落联盟广泛建立

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东汉后期,王符在《潜夫论》中描述荆扬之域“沃野千里,谷稼殷积”。这一变化反映了()

A.江南地区逐步得到开发 B.北方农业技术南传完成

C.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D.庄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3.《旧唐书》载:“开元以来……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唐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形制上兼容汉文化与突厥、粟特等民族特色的带具、饰品。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统治者推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B.唐代社会文化生活趋向全盘胡化

C.民族交融丰富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 D.唐朝与周边各族始终保持友好往来

4.《宋史·职官志》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署,方许行……故常与知州争权。”元丰改制后,虽有调整,但通判作为州级副贰、监察之职的地位始终未变。据此可知,宋代通判的设置()

A.旨在扩大官员仕途晋升路径 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治国理念

C.标志着地方权力体系的成熟 D.目的在于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5.阅读下列广西地方志史料,据此可知,明清时期该地区()

史料

出处

(梧州府)田畴膏腴,易于耕耨,而江楚(湖南、湖北)挟资来桂,开炉铸铁者甚众,出河(西江)取利。

(清)《梧州府志》

(北流县)民多种甘蔗为糖……商贾辐辏,贸迁(买卖)多致他省。

(清)《北流县志》

A.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成为南方对外贸易中心 D.经济结构较完整,摆脱了对中原的依赖

6.晚清时期,中国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动。下表为1849-1911年部分年份国内外机制棉纱、棉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情况。对该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年份

进口机制棉纱占比

进口机制棉布占比

国产机制棉纱占比

国产机制棉布占比

1849

01%

3.2%

0%

0%

1894

21.1%

22.1%

2.3%

0.1%

1911

301%

28.1%

25.7%

2.5%

(数据来源: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整理)

A.中国对外贸易自晚清以来始终处于入超地位

B.外国商品输入客观上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C.民族工业在各部门均已实现“进口替代”

D.中国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转型为近代工业

7.一位历史人物在1896年写道:“今之公卿,无一人知有西学,此国之忧也。然风气渐开,十年以前之谈洋务者,见诋于清议;今则虽驵者,犹知其事之不可已。”该言论最能说明()

A.洋务派的主张遭到了顽固派的全面抵制 B.学习西学在士大夫阶层中形成普遍共识

C.甲午战败促使社会对西学由排斥转为接受 D.社会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但阻力仍存

8.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提出:“根据‘三三制’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旨在()

A.效仿苏联的政权组织模式 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为多党合作制度奠定基础 D.落实“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9.1947年,中共中央在《中国土地法大纲》中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此后,各解放区广泛传唱“挖苦根,吐苦水”的歌曲。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A.丰富解放军军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B.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

C.激发农民参与和支持革命的热情 D.更好地巩固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10.20世纪60年代,国家煤炭部发出《关于抽调施工、地质、设计等力量支援西南煤矿建设的指示》,决定从华北、东北等地抽调数千名技术骨干和施工力量,集中支援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强名校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百强名校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