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高渗性脱水:指水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的脱水类型,主要因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如大量出汗、尿崩症)引起。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丢失,导致血浆HCO??原发性减少,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常见于乳酸堆积(如缺氧)、酮症酸中毒(如糖尿病)或肾功能障碍。
3.低张性缺氧:因动脉血氧分压(PaO?)降低,使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类型,主要原因包括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如高原)、外呼吸功能障碍(如肺炎)或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如法洛四联症)。
4.休克:机体在严重失血、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5.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系统被激活,大量微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6.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及组织灌注不足。
7.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PaO?<60mmHg,伴或不伴PaCO?>50mmHg的病理过程,分为I型(低氧血症型)和II型(高碳酸血症型)。
8.肝性脑病:严重肝病(如肝硬化、重症肝炎)时,由于代谢紊乱和毒性物质(如氨、假性神经递质)蓄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甚至昏迷。
9.急性肾损伤(AKI):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下降,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氮质血症,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典型过程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0.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急性危重病情况下,短时间内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
1.简述高渗性脱水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答:高渗性脱水分为三期:①早期(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2%-4%,细胞外液高渗,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ADH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口渴中枢兴奋,患者主动饮水。②中期(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4%-6%,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细胞脱水明显(如皮肤弹性下降、口舌干燥);血容量轻度减少,血压可正常或稍降。③晚期(重度脱水):失水量>体重6%,细胞外液严重减少,血容量显著下降,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降低、心率加快);脑细胞脱水可引起烦躁、抽搐甚至昏迷。
2.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心肌收缩力减弱:H?竞争性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降低心肌收缩性;②心律失常:细胞外H?增高促使K?从细胞内移出,引起高钾血症,导致传导阻滞、心室颤动;③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H?抑制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尤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更敏感);④加重微循环障碍:酸中毒与休克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3.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及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答:原因:①吸入气氧分压降低(如高原、密闭环境);②外呼吸功能障碍(如肺炎、肺水肿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③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如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血氧变化特点:PaO?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降低,血氧含量(CaO?)降低,血氧容量(CO?max)正常(无血红蛋白异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因组织从血液中摄取氧的能力代偿性增强,但严重缺氧时此差也可缩小)。
4.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的微循环变化机制及代偿意义是什么?
答:机制: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皮肤、腹腔内脏小血管(α受体为主)收缩;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收缩血管;③ADH分泌增加,进一步收缩血管。微循环变化: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静脉(β受体为主,轻度收缩),毛细血管网关闭,灌流减少(少灌少流,灌少于流)。代偿意义:①“自身输血”:静脉收缩增加回心血量;②“自身输液”:组织液回吸收增加(毛细血管内压降低);③保证心脑血供:心脑血管因局部代谢产物(如腺苷)扩血管,优先供血。
5.DIC的主要发生机制有哪些?
答:①组织因子(TF)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等导致组织损伤,TF入血与FⅦ结合,激活凝血系统;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感染(如败血症)、缺氧等损伤内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RL10:2020生物样本库认可规则.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双频WiFi芯片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范-K-萨普《资金管理特别报道》.pdf VIP
- 肺部少见细菌感染临床诊疗体系.pptx VIP
- 西方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反思与建构.doc VIP
- 对数的计算以及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doc VIP
- 甲方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pdf VIP
- 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pptx
- 心肺复苏重启生命心肺复苏教学培训课件PPT.pptx VIP
- OMRON欧姆龙FQ系列一体化视觉传感器FQ FQ Catalog.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