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爆笑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成语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
A.足智多谋B.画蛇添足C.大公无私D.厚道善良
【答案】B
【解析】画蛇添足是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没有直接形容人的性格。
2.成语守株待兔比喻的是()
A.勤劳勇敢B.自作聪明C.死守经验D.机智过人
【答案】C
【解析】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A.《论语》B.《孟子》C.《道德经》D.《庄子》
【答案】A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
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苏轼B.文与可C.王羲之D.欧阳修
【答案】B
【解析】胸有成竹最早是由北宋画家文与可提出的。
5.下列哪个不是四书之一?()
A.《大学》B.《中庸》C.《诗经》D.《论语》
【答案】C
【解析】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6.悬梁刺股形容的是()
A.懒惰B.勤奋C.骄傲D.自私
【答案】B
【解析】悬梁刺股形容勤奋好学。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强调了()
A.水的力量B.人的作用C.自然的威力D.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的是人的作用。
8.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是()
A.见识广博B.自以为是C.勤劳努力D.聪明过人
【答案】B
【解析】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9.温故而知新出自()
A.《诗经》B.《论语》C.《孟子》D.《道德经》
【答案】B
【解析】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
10.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出自()
A.《庄子》B.《列子》C.《韩非子》D.《西游记》
【答案】B
【解析】画龙点睛出自《列子·汤问》。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以下哪些成语与历史人物有关?()
A.纸上谈兵B.卧薪尝胆C.指鹿为马D.完璧归赵E.三顾茅庐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成语都与历史人物有关。
2.以下哪些是《论语》中的名句?()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三人行,必有我师E.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答案】A、B、C、D
【解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是《论语》中的名句。
3.以下哪些属于六艺?()
A.礼B.乐C.射D.御E.书F.数
【答案】A、B、C、D、E、F
【解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4.以下哪些成语形容勤奋好学?()
A.悬梁刺股B.凿壁偷光C.废寝忘食D.马不停蹄E.闻鸡起舞
【答案】A、B、C、E
【解析】马不停蹄形容的是不断前进,不休息。
5.以下哪些成语与自然现象有关?()
A.井底之蛙B.叶公好龙C.冰山一角D.画蛇添足E.春暖花开
【答案】C、E
【解析】井底之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与自然现象无关。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成语__________形容的是做事只凭空想象,不切实际。
【答案】纸上谈兵
2.成语__________形容的是学习时要时常温习,才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
【答案】温故知新
3.成语__________比喻说话或做事有分寸,恰到好处。
【答案】恰到好处
4.成语__________形容的是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答案】持之以恒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庄子》。()
【答案】(×)
【解析】画龙点睛出自《列子·汤问》。
2.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勤奋努力。()
【答案】(×)
【解析】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
3.成语胸有成竹最早是由苏轼提出的。()
【答案】(×)
【解析】胸有成竹最早是由北宋画家文与可提出的。
4.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了水的力量。()
【答案】(×)
【解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的是人的作用。
5.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广博。()
【答案】(×)
【解析】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成语纸上谈兵的出处和含义。
【答案】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指赵括在纸上谈论兵事,形容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简述成语悬梁刺股的出处和含义。
【答案】悬梁刺股分别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和《太平御览》卷三一五引《汉书》,形容勤奋好学,悬梁是指把头发系在屋梁上防止睡着,刺股是指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保持清醒。
3.简述成语画龙点睛的出处和含义。
【答案】画龙点睛出自《列子·汤问》,原指在画龙时点上眼睛使画龙栩栩如生,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能使整体效果更加生动有力。
六、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事物有利有弊,可以比喻人、政策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事物的有利方面,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其不利方面,才能更好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