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优】防溺水工作方案
【优】防溺水工作方案
一、前言
溺水是我国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尤其在夏季,溺水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超过5.7万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比高达56.4%,溺水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溺水工作体系,全面提高全民防溺水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溺水事故发生,确保溺水伤亡人数逐年下降,力争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
(二)具体目标
1.溺水事故发生率较上年下降20%以上;
2.重点水域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100%;
3.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4.救援设施配备率达到90%以上;
5.溺水事故发生后10分钟内应急响应率达到100%。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一)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成员: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各区县政府分管领导
(二)职责分工
1.教育部门:负责学校防溺水教育工作,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督促学校落实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校外活动管理。
2.公安部门:负责溺水事故的现场救援和调查处理;加强对危险水域的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和劝阻危险行为;协助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
3.水利部门:负责河道、水库、湖泊等水域的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定期开展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4.卫健部门:负责溺水医疗救治工作,建立溺水急救绿色通道;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5.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防溺水工作,指导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6.各区县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溺水工作的组织实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四、重点防范区域与人群
(一)重点防范区域
1.自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水坑等;
2.人工水域:游泳池、水上乐园、工地积水区等;
3.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区域:水库周边、河流转弯处、废弃采石场、低洼易涝区等。
(二)重点防范人群
1.未成年人:特别是6-14岁儿童,占溺水总人数的56.4%;
2.游泳能力较弱者:不会游泳或游泳技能不足的人群;
3.特殊人群:精神疾病患者、酗酒者、老年人等;
4.野外游泳爱好者:喜欢到野外水域游泳的人员。
五、预防措施
(一)水域安全管理
1.完善警示标识:在所有危险水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标注禁止游泳、水深危险、注意安全等内容,并公布救援电话。2023年底前完成所有重点水域警示标识设置。
2.安装防护设施:在人员密集的危险水域安装防护栏、防护网等物理隔离设施,防止人员意外落水。
3.定期巡查:建立危险水域巡查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行为。夏季(5-9月)每日巡查不少于2次,其他季节每周不少于3次。
4.清理安全隐患:定期清理水域周边杂物,清除可能导致滑倒、绊倒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域及时进行整改。
(二)重点人群管理
1.学生管理:学校建立学生校外活动审批制度,严禁学生私自到危险水域玩耍;落实学生四不承诺(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2.特殊人群监护: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酗酒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监护,防止其独自前往危险水域。
3.游泳爱好者管理:规范游泳场所管理,加强对游泳爱好者的安全教育,引导其到正规场所游泳。
(三)技术防范
1.安装监控设备:在重点水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配备救援设备:在重点水域配备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救援设备,并确保设备完好可用。
3.建立预警系统:建立气象、水文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暴雨、洪水等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六、应急救援机制
(一)应急响应
1.建立溺水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响应标准和程序。
2.建立10分钟救援圈,确保溺水事故发生后10分钟内救援力量到达现场。
3.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接受溺水事故报警和求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WSJD 45-2023 钇[90Y]树脂微球临床治疗放射防护要求.pdf VIP
- PMC-S723-A 三相数字式多功能测控电表用户说明书_V1.4_20231127 (1).pdf VIP
- S7-200PLC编程及应用(廖常初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报告.doc VIP
- 动静脉内瘘闭塞护理查房.pptx VIP
- 《袁世凯》-精选课件(公开).ppt VIP
- 2025年食物中毒预防ppt课件 .pdf VIP
- 浙江工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数据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标准答案.docx
- 基于S-O-R模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pdf VIP
- 夹点技术在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pdf VIP
- 北洋军阀——袁世凯模板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